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铁力市工农乡:打造“零碳乡村” 探索乡村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5-03-31 17:46:11   

近年来,铁力市工农乡持续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发展生态产业,探索出了一条“项目赋能、生态惠民、产旅融合”的农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推广光伏发电,创造低碳减排新收益。工农乡坚持绿色转型发展,以光伏发电为契机,积极发展闲置屋顶光伏发电等低碳项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断发展壮大不同模式、多种类型的村集体经济,协同推进降碳、扩绿、增长,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坚持发展共建,倡导低碳循环新生活。工农乡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实现了村内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监控、无线Wi-Fi全覆盖。实施电讯线网落地工程,配套建设垃圾中转站、旅游公厕等设施,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能力。建设观光步道、稻草景观小品等设施,打造集旅游观光、农耕文化、稻米文化和研学游为一体的观光区,进一步开发农业功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低碳新风尚。工农乡将低碳教育融入农民文化艺术节、骊马放歌文艺汇演、农民春晚、“酒章杯”篮球比赛等特色文化活动中,构建“节庆引流+常态体验”活动体系,举办北星丰收嘉年华,设置“一村一品”展销区,涵盖10村32类地标产品

助力农户增收,探索低碳产业新路径。工农乡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在北星村发展乡村民宿游产业,对闲置民房改造升级,引导带动14户村民将自家住宅改造成民宿客栈,建设稻田小火车和观光步道,将北星村林场组与酒章文旅园区进行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打造特色小菜园34户,通过订单式、扫码式自由购置,形成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也为村民致富增收提供了新路径。(中共铁力市工农乡委员会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在南宁举办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