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同市忘忧农场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创新、互惠融通等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殷旭彪,忘忧农场董事长段亚萍出席并讲话,教务处负责人孙伟民、党委人才部部长吴万及双方代表参加。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服务社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殷旭彪指出,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努力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忘忧农场作为大同市行业特色的标杆企业,与学校的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希望通过双方合作,为学生搭建“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田间互通”的育人平台,助力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人才培养。
段亚萍表示,忘忧农场始终重视产业创新与人才储备,期待通过校企协同,将农场在休闲文旅、黄花文化、新型业态等领域的实践经验融入高校教学,同时依托项目式教学和比赛活动,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大同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签约仪式上,殷旭彪与段亚萍共同为农文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揭牌,并代表校企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随后,双方围绕合作细节展开深入交流。殷旭彪详细介绍了学校在专业申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设成果,表示学校将根据系部发展的实际需要,同企业紧密对接,精准匹配资源,共同探索创新发展模式,通过“课程共建、双师授课、项目实训”等方式,将农场真实生产场景转化为教学资源。段亚萍则从产业需求角度出发,建议联合开发特色课程,并邀请师生参与农场业态文化建设等项目,助力学生提升实践能力。此外,双方在共建“乡村振兴研究机制”、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取得初步共识,致力于打造校企合作典范。
此次合作是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学校将依托忘忧农场的产业资源,深耕专业内涵建设,推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推动校企资源实现有机结合与优化配置,为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赋能全市乡村振兴贡献同师力量。(李志宇 幸书枫 王晓侠)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