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河北省冬小麦苗情长势总体好于常年

2025-03-20 15:40:42    河北日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春管正当时。当前,河北省各地趁晴好抓田管,田间地头一片繁忙劳作的景象。

3月18日,在石家庄市赵县河西寨村的麦田里,种粮大户刘晓民正抓紧时间喷洒除草剂。今年他种植了2000多亩冬小麦,全都是订单种植。

麦苗长势咋样?刘晓民随手从地里拔起一株麦苗。“这是典型的一类苗,根系发达。现在天气回暖,麦苗一天一个样,越变越喜人。”刘晓民说。

要想多打粮,科学管理是关键。接下来,刘晓民将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墒情变化,根据小麦长势安排施肥、浇水,做好病虫害防控,搭好丰产架子。

北斗导航、无人农机、智慧灌溉……随着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信息技术在春季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让农业生产效率更高。

“以前什么时候喷洒除草剂、喷多少,都是凭经验,现在哪块地多喷,哪块地少喷,手机一看就知道。”邯郸市馆陶县东广才村种植大户闫风波说,他在农田中安装了传感器,依托馆陶县数字农业指挥调度中心提供的相关软件,能够实时监测农田温度、土壤墒情、农作物虫情等信息,然后根据各类信息精准进行田间管理。

“通过精准用肥用药,每亩农田可以节约成本28元。”闫风波说,各类信息设备还会对周边区域已经发生的病虫灾害进行预警,让农户可以提前应对,减少损失,实现降本增效。

在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宁营村,种粮大户宁永强走进麦田,俯下身,仔细查看小麦苗情和土壤墒情。

“小麦啥时候打药、浇水,技术人员都来地头指导,种地有专家‘把脉问诊’,我们更有底气了。”宁永强说,当地农技人员提醒他提前备足农资,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查看麦田的墒情、苗情变化,科学诊断,分类施策,更好提升小麦单产水平。

连日来,邢台市南和区组织农技人员分区包片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查墒情、送技术,一线指导农民科学精细抓好田间管理,全力保障春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三分种,七分管”,一项项农业技术让农民心里有了底。春耕春管期间,河北省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系统、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和“一村一名农技员”作用,宣传关键技术措施,环环紧扣抓好农业生产,因地因苗加强精准指导和精细服务。

小麦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去年秋季以来,河北省推行全程精细精准科学管理,大部分麦区实现足墒播种、适期晚播、应播尽播。

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全省冬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期,返青时间较常年持平略早,苗情长势总体好于常年。据农情调度数据,全省3300多万亩冬小麦一、二类壮苗麦田占比91.8%,与常年相比增加1个百分点。

3月14日至16日,沧州北部、廊坊、保定和唐山西北部、张家口和承德地区出现雨雪过程,此次降雨降雪对小麦生长和春耕春播非常有利,补充了土壤水分,消减了干土层。

“当前河北省主体麦田仍处于返青期,小麦具有一定抗寒性,加之降雨降雪伴随的降温幅度不大、低温持续时间短、气温回升较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部分麦田的小麦旺长。”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北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冬小麦生长管理,适时适墒开展春耕春播工作。(记者郝东伟 见习记者刘蕴哲)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技术创新赛国内决赛圆满落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