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25项故宫开放课题发布 数万里文物南迁路有望“一图读懂”

2025-03-19 16:58:36    北京日报

90多年前,故宫博物院理事会议决定将故宫文物的精品南迁,以避日寇劫掠。90多年后,这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有望被“一图读懂”。昨天,故宫博物院第三期开放课题立项,25项入围课题从145份申请书中脱颖而出。

故宫博物院开放课题由故宫负责组织实施,广邀社会科研力量,助力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提高,推动文物保护、文化研究等领域实现创新与突破。故宫科研处处长陈秋速说,从2024年4月28日启动课题征集以来,高校、博物馆系统和社科院、中科院等科研机构递交的开放课题申请书达到145份。最终,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23家高校和文博单位的25项课题入选。

《基于普洱茶历史演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等课题,用小视角“看”大故宫;《基于Z世代旅游体验的故宫博物院文旅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等课题,用时髦视角看“新”故宫。还有类似《基于高稳定太赫兹时域光谱的文物缺陷无损检测系统》等课题,通过科学眼深“读”故宫。陈秋速说:“课题涉及11个研究方向,较为完整地体现‘四个故宫’的建设领域。”

北京理工大学教师申华平申报的课题是《故宫文物南迁数字化展示和信息可视化设计》。她揭秘,课题已经筹备两年多,将分为两部分展开——故宫文物南迁的数字化展示和信息可视化。前者是动态重现这场世界文物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的文物大迁徙。国宝“九死一生”的独家记忆,将从研究报告、文字档案中“走”出来。

申华平团队已经开启与故宫专家的深度交流。“这是一个磨合的过程。”她举例,故宫专家认为,在南迁途中,故宫文物曾到欧洲等地展出,这个过程不仅包括护宝,也包括努力向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观点让团队受益匪浅。“我们希望有机会利用故宫的平台,展示课题成果,弘扬文物南迁中的文化典守精神、社会责任担当和文化传承力量。”

故宫开放课题由故宫负责组织立项评审与结项验收,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的科研、财务职能部门负责日常管理,保证经费的规范使用。故宫分别在2021年6月和2023年3月启动两期开放课题,共有70项课题立项。今年,首批课题成果有望发布。(刘冕)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高新成章实验学校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