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南京大学2025年新增本科招生名额不低于100人

2025-03-10 17:27:24    新华日报·交汇点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南京大学了解到,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扛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使命,近三年南京大学持续扩大本科招生规模,2022至2024年新增新工科专业及方向累计扩招1730人。2025年,南大继续扩招,新增本科招生名额不低于100人。

以人工智能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南京大学瞄准科技前沿,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人工智能全面赋能教育教学变革创新,培养面向未来智能时代的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2018年,学校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教育培养体系,随后成立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智能软件与工程学院。2024年初,学校集全校之力率先推出“1+X+Y”三层次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5年,学校将进一步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智慧赋能教育,关注不同专业学生多层次多角度需求,大力推动形成AI与各学科深度融合的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发展新工科

据悉,南大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布局,结合学校办学条件与特色,抓住苏州校区建设契机,主动调整专业布局,大力发展新工科。苏州校区目前已建成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软件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南赫学院、能源与资源学院、前沿科学学院等7个学院,环境与健康研究院、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等10个研究院,声功能材料与应用中心、数据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中心。聚焦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突出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培养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新范式。

发挥基础学科优势,推进两院改革

南京大学大力推进新生学院和匡亚明学院“两院改革”,进一步聚焦拔尖创新能力培养,夯实根基,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学科专业交叉人才培养”育人平台,探索跨学科、超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集聚资源力量加速推进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社会发展需求提供有力支撑。(杨频萍)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江苏:创新+改革,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下一篇:南通海安: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