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吃构树穗后因胸闷心慌进了ICU,春季野菜别乱吃

记者 王宁    2025-04-17 10:21:34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随着春暖花开,许多人喜欢在踏春出游时挖野菜尝鲜。但野菜虽鲜,每年因误食有毒野菜中毒的事件却屡见不鲜。

4月14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宋少华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近期医院急诊科就接诊了几例因为吃构树穗入院治疗的患者,轻者出现了皮疹、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甚至因为胸闷心慌进了ICU(重症监护室)。

“每年因误食有毒野菜导致中毒的案例频发,主要是因为可食用野菜与有毒野菜外观相似,容易混淆。”4月14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闫雪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常见的野菜有荠菜、马齿苋、蒲公英、榆钱、香椿、野葱等,但部分野菜存在易混淆的有毒植物。例如白花曼陀罗的花与百合花外观类似,其花苞形似秋葵,而它的幼苗容易被误认为多种可食用的野菜,误食会引起全身中毒,表现有口干、吞咽困难、心动过速、烦躁等,严重者可能昏迷、休克。皮肤接触海芋的汁液则可能引发瘙痒、刺痛和肿胀,其根部形态与芋头相似,误食会出现舌头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能出现窒息。

闫雪告诉记者,此前医院接诊过一例因五指毛桃(粗叶榕的根)混有钩吻(断肠草)根部泡酒饮用后中毒的患者,因为钩吻是藤本类植物,与周围的植物互相缠绕,攀援生长,民众在自行采挖的过程中如未能详细辨别,有可能发生误服。另外,钩吻开花的时间和花的外观与与金银花、山银花相似,容易被认作是清热解毒的金银花、山银花而被采摘误服。

对于那些没有见过的或无法确认安全性的野菜,公众应避免自行采摘,过敏体质者更应谨慎。宋少华表示,在野外识别可食用野菜时,应避开有臭味或刺激性气味、叶片不规则或锯齿状、以及开花的植物。采摘后,务必通过焯水处理至少一分钟,以去除潜在的影响健康的物质如有毒生物碱、草酸和亚硝酸盐等,从而确保食用安全。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