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构建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何清湖 胡宗仁    2025-01-03 11:17:00   

2025年1月3日,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学科构建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编撰出版启动会在湖南医药学院启动。本书由张伯礼院士主审,何清湖、杜庆锋教授共同主编,湖南医药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南昌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等单位的100余名权威专家学者参与编写。通过编撰出版《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在国内吹响开办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教育、培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人才的号角;通过构建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为何要构建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知识体系

目前还没有构建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知识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相关教材以及学术著作均缺乏。因此,构建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知识体系、编撰出版《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以及意义。

一是中西医结合更能发挥全科医学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的主要特点是“病证结合,优势互补,求同存异”,无论在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社区医疗、康复等方面,中西医结合均可发挥其互补优势。而且,中西医结合更利于打通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更利于发展全科医学。因此,需要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在全科医学中的优势,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全科临床服务能力的医学人才。

二是基层诊疗更需要中西医结合全科。基层往往是临床诊疗的“前沿阵地”。基层诊疗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中医药相对比较简、便、廉、验,基层老百姓对中医药诊疗服务的需求非常大,这就要求基层医生具有中西医结合全科诊疗能力。构建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知识体系,促进基层全科医疗人才培养,可以破解卫生健康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助力解决基层看病难的问题。

三是符合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医学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为老百姓提供健康服务的医疗卫生人才。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能在大医院从事临床诊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更要注重培养有温度的基层健康守护者。“温度”指医生要有人文情怀、家国情怀、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健康守护者”是指具有“大健康”意识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理念,能够提供全生命周期中西医结合医疗保健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四是我国目前已具备开办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教育的基本条件。首先,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1993年,我国已有医学高等院校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至今全国已有五十余所院校被批准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相关知识体系以及教学师资已经比较完备,这为培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我国培养全科医生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我国早在二十余年前就发布系列文件,提出医学教育必须适应卫生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了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目标、原则和具体要求。国家率先在湖南、安徽、四川和云南四个中西部省份开展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试点工作,培养中医或西医的全科医生,这为培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提供了经验。

五是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是党和国家时刻关心、倾力支持的重要事业,致力全民健康、防止因病返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等均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工作。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简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六是满足医疗卫生“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21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2022年、2023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分别为14.9%、15.4%。我国目前已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代,老龄化程度在全球属于中上水平,慢病人群随之显著增加,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给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社会保障压力,单靠县以上的医疗机构难以应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医疗卫生的重心需要下沉,依靠县、乡镇以及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完成公共卫生安全、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

二、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知识体系的特色与定位

构建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知识体系,是具有创新性与挑战性的工作,对于培养新时代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具有重要意义。《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主要面向从事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以及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相关人员。除应做到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等基本要求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全科医学框架中突出中西医结合主体地位。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中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强调以人为中心、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为目标。对于基层百姓来说,体质千差万别、病情复杂多变、生活条件各不相同,基层医生既要具备现代医学诊疗能力,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中医诊疗水平。中、西医各有治疗优势,在这样的情形下,掌握中西医全科能为基层百姓提供多样的医疗健康服务。因此,基层医生不仅要注重提高西医诊疗水平,还要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不仅更契合基层百姓健康需求,而且其优势的确能够解决诸多临床实际问题;在养生保健方面,中医药更有着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这对于改善与提升基层健康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层医疗应注重打通学科壁垒,做到中西医结合全科诊疗。故而很有必要在全科医学知识体系中,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与优势。

二是在基层医疗定位中突出“六位一体”的特色。基层要承担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安全等在内的“六位一体”任务,不仅要注重疾病的医治与护理,更要着力于预防、保健、康复工作,从而提升百姓健康水平;同时致力健康教育,从健康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帮助老百姓树立基本的健康认识。此外,公共卫生安全同样是基层医生需要承担的职责。这就需要基层医生掌握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安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应满足基层医生“六位一体”的知识结构以及岗位胜任力要求。

三是在岗位胜任力方面突出基层医生的五种能力。基层医生应具备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诊疗的能力,做到“无病擅防、小病擅治、大病擅识、重病擅转、慢病擅管”,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满意的医疗健康服务,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应特别注重实用性,做到能够有效指导基层医生进行临床实践。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医疗实践能力培养,切实提升基层医生实际的临床服务能力,实现基层百姓健康水平真正地增长。此外,还应在充分考虑基层医生的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和工作特点的基础上,体现系统性、全面性,突出实用性和通俗性。

三、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

通过构建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培养能够承担起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安全等“六位一体”任务,针对内、外、妇、儿等常见疾病具备“无病擅防、小病擅治、大病擅识、重病擅转、慢病擅管”五种能力的全科医学人才。《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全书内容将分为上、中、下3册,8个部分,共28章,预计字数达240万字以上。上册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包括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中西医结合全科医药基础知识与技能两部分;中册包括公共卫生安全、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等五部分;下册是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疗,包括常见危急重症的处理和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以及预防、管理。此外,方剂索引和相关文件、大纲、标准等作为附录放在下册。

《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和张伯礼院士的指导下进行编纂,由人民卫生出版社负责出版,依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层工作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委会等学术团体以及湖南医药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进行编写。

医学人才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受地域、经济条件等限制,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尤其是基层偏远地区。我国农村人口超过五亿,打通健康“最后一公里”,守护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健康,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要求,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补足基层医疗“短板”,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亟须重点解决的难点问题。相较于大医院的分科诊疗,基层更需要全科医生。目前,基层医疗仍难以承担起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安全等“六位一体”任务。构建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知识体系,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临床服务能力,能够治疗内、外、妇、儿等常见疾病的全科医学人才是解决当前基层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重要举措。

(作者何清湖为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医药学院院长,胡宗仁为湖南医药学院中医学院副院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7种境外中药获批进入内地临床应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