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好新闻靠挖》首发——

脚力扎实出精品

贾若莹    2025-04-27 10:11:12    《人民周刊》

好新闻靠挖,好新闻靠掘,好新闻靠刨。2025年3月9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新闻作品集《好新闻靠挖》在京首发。

该书收录了广东湛江日报社总编辑、高级记者黄康生采写的70余篇获奖作品,并附采访经过和专家点评。

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为该书作序。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刘华新出席首发式。来自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机构院校的研究人员和教师,分别对此书的文本价值和社会意义做了精彩点评。

为理想信念而守望,为责任使命而守望,为精神节操而守望。30多年来,黄康生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采写一篇又一篇带有泥土味道、时代温度的新闻佳作。自1992年起,黄康生年年都有新闻作品获奖,至今,已连续获奖30年。他除了获得全国现场短新闻奖、广东新闻奖、全国地市报新闻奖、中国晚报新闻奖外,还获得了广东新闻界最高奖——金枪奖。

黄康生常说:“当记者既要学会抓‘活鱼’,又要化身为‘活鱼’畅游在人民群众的活水里。”

特呈岛是一座仅2.8平方公里的小岛,黄康生凭着一股韧劲,竟在岛上挖出6条好新闻。徐闻博爱村是一个十年九旱的村庄,黄康生凭着一股热情,竟在“火烧坡”上刨出3条好新闻。东海岛是一座有“人龙”的海岛,黄康生凭着一股血气,竟在岛上掘出7条好新闻。他采写的新闻作品曾入选暨南大学研究生考题。而这样的好作品在黄康生的职业生涯中不胜枚举。连续多年获奖,他也被戏称为获奖专业户。

刘华新说,好新闻都是从大地里长出来的,也是从大地里挖出来的,离大地越近就越容易挖到好新闻。黄康生从大地里挖出来的新闻“土特产”,既新鲜又有泥土味。这些新闻作品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典范,更蕴含着对时代发展、社会民生的深刻洞察,为广大新闻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现代文学馆征集编目部主任慕津锋研究员说,如果想研究湛江30年的历史与变迁,一定要读这本书。因为它真实准确,具有地方志的特性,书中大量粤西地区的报道案例,为研究改革开放后地方媒体与区域发展互动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中国政府出版奖获得者、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司聃说,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总觉得不是新闻作品,而是文学作品,这就让人想到文艺作品中所要求的“文”和“质”。新闻作品追求真相,文学作品讲究才华,而黄康生笔下的新闻作品总时时闪现人性的温度,让人对新闻作品有了新的认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尚景建副教授强调,写作是真善美的结合。作者多年来秉持着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客观、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如朱开甫卖厂卖房拯救濒危“国宝”木兰、博士携妻驻村扶贫等,让我们看到最美奋斗者的身影。

黄康生与人民日报社、人民日报出版社渊源颇深。20多年前他就曾在人民日报社学习,多年来,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多篇散文。10余年来,他又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携春而行》《向海而蓝》《新闻触觉》等书,《携春而行》获得第七届冰心散文奖、吴伯箫散文奖等奖项。《好新闻靠挖》则是他在该社出版的第四部作品。

 

(《人民周刊》2025年第6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5年第6期

上一篇:42种图书入选2024年度“中国好书”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