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欧阳自远    2025-03-16 11:24:10    《人民周刊》

 

1935年我出生于江西吉安。高中毕业时,国家提出:我们将要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国家,最缺的是矿产资源和能源。国家号召:“年轻的学子们,你们要去唤醒沉睡的高山,让它们献出无尽的宝藏。”我就是被这一句话深深打动,决心报考地质学专业,去找矿,为祖国的工业化添砖加瓦!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虽然我最喜欢的是天文学和化学,但仍下定决心报考地质专业。我是家中独子,长期的战乱环境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使父母都希望我学医,传承家业,当一名医生,过一个安稳的小康生活。我违背了他们的意愿,但他们还是尊重和支持了我的理想。 

1952年,我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被录取在刚刚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勘探系。通过四年学习,对于找矿勘探和地球科学打下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毕业之后,学校动员我参加全国第一次副博士研究生统考,我被录取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学专业,随后留在地质所做研究工作。我初步实现自己的理想,从一个医药世家传人变身为一个“地质人”,成为一个“挖地球”的专业人士。 

当时,我主要从事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研究。我孤身一人跑遍长江沿岸的各种矿井。每天清早,带一壶水、两个馒头上路,下到深深浅浅的矿井坑道里,观察矿脉,描述岩层,采集样品。每次还要带相机下去拍照。当时没有闪光灯,用的是镁光灯,照一张得炸掉一个灯泡。我每次拍照前都反复选择角度,以求每炸掉一个灯泡,都能换回一张有科研价值的照片。天天跋山涉水,确实又苦又累,但回想起来,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1957年,正当我在坑道里奔忙的时候,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带给我极大震撼。我们找矿探矿,就像一只蚂蚁,在地球上爬来爬去,效率太低。如果用人造卫星找矿,很快就能调查得比较清楚。人造卫星对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那个时候,美国和苏联开展月球探测,拉开一场激烈的经济、科技和军事竞争。当时我们的新中国成立不到十年,百废待兴,一穷二白。但我坚信,中国一定会走进空间时代。当时我就想,我们年轻人能不能为迎接中国空间时代的到来,做一些科学上的准备,让中国的空间时代来得更快一些、更顺一些?

自2004年中国宣布将开展月球探测,各阶层公众由于不了解中国进行月球探测的重大意义,提出很多质疑。我深感我有责任和义务向广大公众作探月知识的普及。每次做完科普讲座,公众都热情地支持中国的探月工程,很多青少年表示将来要做一个科学家,探索浩瀚的宇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好科学研究是我的职责,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素质是我义不容辞的使命。根据2008年至2018年的系统记录:11年中,我一共进行对各类型公众的科普报告617场,现场听众35万多人……有些科普报告与新媒体相结合,听众数量就会成倍增加。这些年我一共撰写和主编的科普书籍有12部,撰写和媒体采访的科普文章有300多篇。  

成长在新中国,我感到十分幸运。是国家的需要,引导和培育我成长,塑造了我的人生,我的内心充满感恩的情怀,感谢伟大的祖国!我虽已84岁,但还会继续努力,为建设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本文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榜样:科学家故事》)

 

(《人民周刊》2025年第4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5年第4期

上一篇:何以问道中国经济新征程
下一篇:深刻把握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