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国际 > 正文

“中国企业投资带来双赢”

——访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陆兆福

本报记者 刘 慧 俞懿春 戴楷然    2025-04-18 08:40:01    人民日报

在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陆兆福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个中国“和谐号”列车模型。“这是来自中国的礼物。”陆兆福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中国铁路网发达,铁路事业发展迅速。希望马中两国未来在铁路交通领域开展更紧密的合作。”

马来西亚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转型,首先要建设好港口、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发展中国家合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共建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助力实现互利共赢。”陆兆福说。

近年来,中马两国在交通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马来西亚向中方采购了多批列车,中企在马投资设厂助力铁路机车制造。作为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建成后将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极大改善马来西亚的经济面貌。陆兆福表示,该项目带来的将不仅仅是铁路领域的合作,还将促进当地工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4月11日,关丹港—北部湾港冷链精品航线正式开通,推动中马双向货物流通更加便捷。陆兆福说,马来西亚关丹港和中国钦州港是姐妹港,中企参与了关丹港的运营。新航线不仅仅是一条物流通道,更是马中之间长期合作的成果体现。

陆兆福说,马来西亚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和产业绿色转型,马中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中国吉利控股集团入股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双方合作生产新能源产品,“新能源汽车在马来西亚市场前景广阔,中国企业投资带来双赢”。

近年来,中马各领域合作亮点纷呈,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2023年12月,中国和马来西亚相互实施免签政策。“免签政策实施一年多来取得了积极成效。去年,马来西亚接待中国游客数量达到380万人次,超过2019年水平,促进了马来西亚旅游业发展。”陆兆福说,“两国民众往来更加便利,增进了彼此了解,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夯实民意基础。”

去年9月,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行,马来西亚第三次担任主题国,陆兆福率马来西亚约150家企业和多个政府部门代表与会。去年11月,马来西亚担任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宾国,展示了榴莲、咖啡等多种特色产品。

陆兆福表示,中国举办东博会、进博会等展会,为各方共享中国机遇提供开放平台。马来西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期望借助这些平台更好开拓中国市场。“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对各国来说都是一个规模庞大、至关重要的市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维护自由贸易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报吉隆坡4月17日电)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8日 第 10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马打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
下一篇:西港特区为柬埔寨工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