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国际 > 正文

为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贡献媒体力量

本报记者 强 薇 赵益普 包 晗    2025-04-14 09:26:34    人民日报

中柬两国媒体记者采访柬埔寨百达隆巴萨河大桥项目。
本报记者 曹师韵摄
 

人民日报和柬埔寨媒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联合采访成果分享会近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柬埔寨新闻部大臣奈帕德拉、新闻部国务秘书肯·顾纳瓦、商务部国务秘书佩恩·索维奇特、旅游部国务秘书谢赛等柬政府部门官员,柬中友好协会主席艾桑奥、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临时代办姜楠,人民日报和柬埔寨多家主流媒体记者以及学术界、文化界、商界代表约40人参加。

与会人士认为,柬埔寨是中国传统友好邻邦和铁杆朋友,此次中柬两国友人相聚一堂,共同探讨两国媒体合作、人文交流的广阔前景,将为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贡献媒体力量。

本次联合采访中,中柬两国记者走访了位于柬埔寨6个省的10个中柬合作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领域。通过联合采访,两国媒体共同讲述相知相亲、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生动故事。分享会上播放了根据本次联合采访制作的短片。

奈帕德拉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两国媒体共话合作,为推动柬中关系发展贡献力量,体现了两国不断加深了解、促进长期合作的愿望。

艾桑奥表示,民心相通已成为柬中两国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动力。“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柬中两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团结合作。我们要继续弘扬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让柬中友谊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他说。

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项目计划部主任谢莫尼勒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柬中两国的务实合作惠及众多柬埔寨民众。他说,中国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柬埔寨和中国是好兄弟、好朋友,是命运共同体。”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说,“希望两国不断深化友谊,推动合作共赢、实现共同繁荣。”

分享会上,来自人民日报、柬埔寨通讯社、《高棉时报》、柬埔寨仙女电视台的5名记者进行了分享交流,畅谈参加联合采访的感悟。中方记者表示,桥在建,路在延伸,中柬合作不断深化,愿继续讲好中柬两国合作共赢的故事。柬方记者表示,通过联合采访,切实感受到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丰硕成果,期待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

人民日报记者白元琪说,联合采访中,两国媒体记者用笔和镜头记录中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也记录下了友谊。柬埔寨通讯社记者钦·马德波表示,经过几天的采访,切身体会到两国务实合作为柬埔寨民众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人民日报记者曹师韵表示,每一次采访交流都为推动两国友谊不断深化注入新动能。《高棉时报》记者本索兴表示,联合采访中,中国记者的敬业精神令他敬佩。柬埔寨仙女电视台记者苏帕孔表示,通过联合采访,她看到了柬中两国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取得的丰硕成果。

(本报金边4月13日电)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4日 第 0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携手周边国家 共创美好未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