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国际 > 正文

“德国企业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访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

本报记者  刘  赫    2025-03-04 15:16:11    人民日报

 

今年1月,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作为外国专家代表,受邀参加了中国政府举办的新春座谈会。

“我感到无比荣幸。”舒曼对当天情景记忆犹新。“多国专家齐聚一堂,畅所欲言,与中国领导人直接对话交流。”他表示,这充分体现中国政府的包容与自信,彰显中国对全球人才的尊重与欢迎,更展现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的坚定决心。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柏林,已与全球70多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协会致力于搭建桥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自2018年上任以来,舒曼积极推动德中经贸往来,参与并促成了多项经贸合作。

过去15年,舒曼到访中国逾百次,这让他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我见证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程。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绿色转型以及高端制造领域,中国取得了显著成就。”舒曼说。

“中国的经济政策非常具有前瞻性。”舒曼说,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主要用于发展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这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他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表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领先,带动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战略远见。”

舒曼认为,在创新驱动引领下,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德国企业产生协同效应。“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这为德中经济界深化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据我了解,德国企业在汽车制造、机械设备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对华投资显著,并计划继续扩大在华布局。”舒曼说,“这充分表明,德国企业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舒曼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重要展会给予高度评价。“这些展会不仅成为展示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也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拓展市场、寻求合作伙伴的绝佳机会。德国企业从中受益匪浅。”舒曼说。

舒曼认为,德中双方在绿色环保、数字化转型、工业创新以及人工智能治理等领域存在共同利益,在生物制药、半导体等行业中,双方产业链供应链高度依存,有必要继续深化合作,加强协同创新。

“更重要的是,欧中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这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舒曼表示,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这段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历程,为双方未来深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我相信,在多边主义这一共同理念的引领下,欧中、德中关系将更进一步,共同推动全球贸易体系向更加开放和公平的方向发展。”

(本报柏林电)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继续投资中国 拥抱发展机遇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