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国际 > 正文

“帮助智利等拉美国家人民更好了解中国”

——访智利合作社电台“中国现象”栏目负责人皮萨罗

本报记者 宋亦然    2025-02-24 10:22:41    人民日报

 

“媒体合作在推动国家关系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现象’栏目可以发挥桥梁作用,帮助智利等拉美国家人民更好了解中国,推动拉中合作进一步深化。”智利合作社电台“中国现象”栏目负责人法比安·皮萨罗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智利合作社电台“中国现象”栏目是拉美首个专门报道中国的主流媒体栏目,自2019年设立以来,积极同中国媒体和在智中国机构合作,全方位报道中国和中智关系,日益成为智利和拉美民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皮萨罗告诉记者:“2019年,我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那次旅行彻底改变了我对中国的看法。中国广袤的土地、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热情好客的人民让我惊叹不已。”访问期间,身为记者的皮萨罗与一名中国同行建立了友谊,双方不谋而合地产生了共同制作关于中智关系广播节目的想法。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落实,智利合作社电台“中国现象”栏目应运而生。“当年,我们推出了5期节目,内容不限于政治和经济话题,还涵盖了语言、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节目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皮萨罗说。

自设立以来,“中国现象”栏目在智利乃至拉美地区产生广泛影响,从最初的每年5期节目,发展到如今的每年超过200期,每期时长从30分钟增加到60分钟。皮萨罗说:“今年上半年,我们将推出全新的‘中国现象’栏目网站,打造智利乃至拉美地区完全专注于报道中国的多媒体新闻平台。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拉中贸易的重要性”“汉服和中国青年的时尚”“中国的春节”……这是“中国现象”栏目近期推出的一系列节目。皮萨罗对栏目定位有着清晰的想法:“了解中国至关重要,因为无知会导致偏见。我们希望该栏目能够成为‘汉学家媒体’,为拉美地区民众提供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全方位视角。”

自2019年以来,皮萨罗多次到访中国,走访过北京、安徽等地。谈起几次中国之旅见证的中国变化,皮萨罗难掩钦佩之情。“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等方面的飞速发展,感受到这个国家发展的脉动以及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努力。”他希望智利在科技领域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利用中国的经验和资源,为智利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智中两国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无论是中国消费者餐桌上的智利车厘子,还是智利街头行驶的中国电动巴士,都反映出智中务实合作的喜人成果,这些成果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皮萨罗说,“我对智中合作充满期待,两国关系未来前景令人振奋。”

(本报圣地亚哥电)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4日 第 0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匈务实合作提质升级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