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广西法院全力为知识产权“撑腰”

庞革平    2025-04-27 16:28:43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4月25日在南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广西法院共受理著作权、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共6806件,同比下降4.07%,审结5659件,结案率83.15%。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数据显示,2024年,广西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5821件,其中,著作权纠纷3583件,占61.55%;商标权纠纷1388件,占23.84%。面对“大头”案件,广西法院在提升审判质效、优化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等方面频出“妙招”。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梁炳扬在发布会上介绍,广西全区各级法院准确把握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特点,以“严”的主基调,依法从严惩治侵权假冒;深化“诉调对接”机制,‌推动涉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准确划分保护知识产权与防止权利滥用、行使知识产权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间的法律界限,在权利人、经营者、社会公众三者之间寻找最佳的利益平衡点。以案看效果,在审理涉安特固“ALTECO”注册商标侵权纠纷案中,法院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认定三倍赔偿66万元,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

当前,广西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正处于优势叠加、提质增效的机遇期,如何以司法之力助力广西之机遇?梁炳扬介绍,一方面,广西法院加强高新技术成果保护,针对专业技术性强的案件,建立“技术调查官+专家陪审员+司法鉴定”协同机制,完善技术事实查明体系;创建各地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品牌,加强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和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保护,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通过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推动加快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同时依法妥善处理涉东盟知识产权纠纷,坚持把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贯穿涉外知识产权审判全过程。另一方面,广西法院通过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强化审判管理,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积极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建立案件快审机制,助推审判工作现代化。

发布会上,广西10个“教科书式”典型案例引发关注。在涉“砂糖灯笼橘”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中,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准确认定“自繁自用”的范围,有效保护品种权人合法权益,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建霞浦:创新“交巡”融合模式 打造城市平安“轻骑兵”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