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成都新津法院到成都未管所开展“沉浸式普法·零距离警示”主题法治活动

2025-04-07 11:57:19   

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新津法院“豌豆荚·法治热线”团队、成都万通未来高级技工学校法治校长一同带领学校30余名师生前往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沉浸式普法·零距离警示”主题法治活动,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法治的实践课。

活动中,监区民警首先向同学们科普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关的法律知识,介绍了成都未管所的基本情况。在踏入监区后,同学们表情立即变得严肃,眼神中充满着敬畏。监区民警带领同学们参访未成年犯监舍、教学区,观看了队列训练,“沉浸式”感受警示教育,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法律的威严。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监区民警以禁毒、防欺凌、防性侵等内容为主题,为同学们展示了多个真实案例,以案释法,又邀请在押未成年犯现身说法,给同学们讲述了亲身经历,告诫同学们要珍惜当下生活,切勿因一念之差走上不归路,逾越法律红线。

据介绍,下一步,新津法院将从“司法保护+教育警示”角度出发,探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及警示教育新模式,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构建“保未”新框架,为建设平安校园、平安社会贡献司法力量。(成都市新津区人民法院)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缩水的“校园餐”,肥了谁?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