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四川大竹法院:多措并举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

2025-01-08 16:24:32   

近日,四川省大竹县人民法院举行“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新闻发布会。

会上介绍,2024年,大竹法院坚决扛起执行工作的政治责任,强化院长“一把手”指挥长职责,不断深化执行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改革。通过现场督战、指挥长令、红黑榜警示、约谈后进等方式,持续传导压力,确保执行工作的高效推进。此外,将申请执行率、裁判文书可执行性等关键指标纳入领导视野,聚焦执行规范化建设,推动随案执行成为常态。

针对联动协同部门存在的问题,大竹法院瞄准靶心、定向施策,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积极争取县委主要领导的支持,牵头召开协调会议,有力推动了涉党政案件的全部执结。此外,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法院,了解执行、见证执行,努力营造理解执行、支持执行的外部环境。与公安、检察院等部门的联动协作更是打出了强制执行组合拳,有效解决了“查人找物”“处置财产”“打击拒执”等难题。

在执行工作中,大竹法院注重内部协作机制的优化和创新,专题研究审执联动、执行转破产、案款支付等难点问题,建立“执行110”“1+1+4+N”等模式,推动执行工作与法警工作、法庭工作、公安工作的深度融合。“执行110”24小时接警处警模式的启动,使得线索来源更广,对被执行人的控制更精准、打击更有力。自启动以来,“执行110”共接听举报电话494起,出警188次,传唤、拘传、拘留214人。

在财产核查和处置方面,大竹法院拓展在线查控财产渠道,联合县房管局实现在线查询预购商品房、“两证合一”前的不动产信息,填补了执行网络系统查控的空白。对于有可供执行财产的案件,大竹法院通过快速查控、甄别、确价、变卖、交付等方式,不断提升涉案财产处置质效。此外,大竹法院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对涉诉企业财产采取“活封活扣”,及时将已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企业移出“黑名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据悉,大竹法院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与银行合作探索不动产带抵押产权转移执行方式,解锁“保险执行”“配偶财产执行”新路径,并建立“执行员+村社干部(网格员)+调解员+群众代表”的执行联动解纷模式。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执行效率和质量,也让人民群众在执行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多的温度和关怀。

为了进一步提升执行能力和水平,大竹法院致力于打造“执行特色人才高地”,通过选树先进典型、激励干警对标先进等方式,营造了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在执行工作信息宣传方面,大竹法院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展示执行成果和典型案例,持续深化司法公信力建设。

据介绍,下一步,大竹法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为执行难“破局”,积极兑现人民群众的胜诉权益。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提升新时代执行能力和水平,让老百姓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底色更亮、成色更足。(大竹县人民法院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佳木斯市公安局“三多六变”筑牢平安根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