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党建 > 正文

山东省安丘市实施“跨村联建、强村共富”工程——

抱团发展 共同致富

本报记者 李林蔚    2025-04-01 08:48:56    人民日报

扎竹骨、绘图案……走进山东潍坊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胜利何家屯村“欣鸢共富工坊”,工人们正忙着制作风筝。

“村民在这里上班,每年少说能收入3万元,还不耽误照顾家里。”在工坊里,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孙学文介绍,工坊已开发各类产品60余种,去年销量突破30万只。

为破解村庄资源分散、集体经营性增收难的问题,安丘市发挥党组织统筹协调资源优势,通过“党组织+企业+共富工坊+群众”联动的方式,将村集体闲置厂房、院落等场所升级改造,成立了百余家“共富工坊”。

如何持续扩大共富“朋友圈”?走进安丘市凌河街道石家庄村红芽姜种植基地,一座座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我们整合石家庄村等7个有共同产业基础的村,成立联合党委,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集产业、文化、旅游于一体,带动村均集体收入超50万元。”联合党委书记吴忠仁说。

安丘市按照“组织联建融合、资源共享利用、片区集中发展”思路,实施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强村共富”工程,以生态农业为突破口,组建181个联合党组织,联结68个跨村产业项目及各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主体,进一步探索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共打造15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带动村集体增收630余万元。

“组织共建、发展共谋,有利于推动乡村抱团发展、共同致富。我们将继续坚持‘一盘棋’理念,围绕规划同步、落实同促、成果同享,强化区域资源互通互补,不断扩大共富工坊的创富带富效应。”安丘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01日 第 19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宁市打造党员干部教育“新质中央厨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