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四川省宣汉县人社局:坚持党建引领 赋能人社服务提质增效

2025-04-08 09:11:00   

近年来,四川省宣汉县人社局紧扣“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保民生”工作主线,实施党建引领“四向”聚力工作法,以“理论武装强根基、组织建设筑堡垒、服务创新提效能、正风肃纪树新风”为路径,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支讲政治、敢担当、有作为、作风正的人社铁军,促进了全县人社工作量质双升,“温暖人社”品牌获得广泛认可。

强化理论武装,凝聚党建业务“向心力”。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第一课题”,构建“三学联动”机制。一是党组领学强方向。制定党组中心组学习年度计划,围绕重点专题,制定每月《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将理论学习成果运用到稳就业、治欠薪、保民生等多项攻坚任务中。二是支部联学强根基。与行业党支部、社区党支部开展联建,在家政服务、建筑等行业开展政策宣讲,现场互动、答疑;持续开展“挎包服务进企业”行动,向企业及员工普及劳动法、工伤保障条例等政策法规,解决企业用工、欠薪等问题,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是实践促学强担当。建立“党建+业务”双轮驱动机制,将党建工作要求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设立党员示范窗口5个,评选党员先锋10余名。

筑牢组织堡垒,激活党建干部“攻坚力”。以“提升组织能力”为抓手,建强党建战斗堡垒。一是干部队伍标准化。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进行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机关党委委员9名、机关纪委委员7名,在规定范围内充实壮大了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及各党支部队伍。二是干部培养精细化。近五年来,将17名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吸纳为入党积极分子,将7名积极分子培养为正式党员;依托“人社系统练兵比武”活动,组织摸底考试30余场次,培训干部职工400余人次,组建青年干部队伍在省市比赛中屡获佳绩;开设“温暖人社面对面”电视节目专栏8期、“人社大讲堂”32期,组织青年干部能力提升座谈会3次、干部工作务虚会3次。三是支部联建协同化。组织机关党委下属6个党支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双报到”等载体,与社区党支部、行业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行动。

拓展服务维度,增强暖心服务“靶向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党建+服务”模式。一是服务场景智能化。依托“一网通办”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四川人社”APP、“四川e社保”APP及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等三方协同服务平台,整合就业、社保、劳动关系等30余项服务,实现失业登记、社保认证、参保查询缴费、招聘信息浏览等多项业务“掌上办”。二是服务流程便捷化。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逐步推行“零材料办理”改革,整合就业、社保、川渝通办等高频业务,精简材料60%。三是服务触角延伸化。联合企业设立行业党支部,引导行业党支部同机关党委共同为各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用工对接等“一站式”服务。

深化正风肃纪,锤炼干部队伍“硬核力”。坚持严管厚爱结合,“三化同步”打造清廉高效人社队伍。一是廉政教育常态化。依托“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载体,提醒教育干部遵纪守法。2024年,组织人社系统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阳光问廉”节目、参观廉政基地等活动10余次,签订《廉政承诺书》全覆盖;创新开展“廉政教育进家庭”活动,干部职工自行在家宣讲清廉家风100余人次。二是风险防控精准化。以“集中整治群众身边最不满意的15件事”为抓手,排查到“骗取套取养老基金”和“国有企业、政府企业欠薪”线索36条,延伸梳理社保基金、职称评审、人事人才、就业创业等高风险点10余个。三是监督执纪长效化。组织人社系统全体财务人员对就业资金使用、技能培训、“三公”经费等开展专项检查;同时,定期对全系统干部职工工作纪律开展督查,加强人社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推进干部技能提升、窗口服务提质、政策宣讲增效,以实干实绩交出了民生服务高分答卷。(宣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蒋芸)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阳市宛城区溧河街道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