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农乡积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面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灵活动态调整,完善制度建设。工农乡紧密结合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的实际情况,指导各村对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以及道德评议标准等进行动态化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充分吸收村内老党员、老村干部、老教师和乡贤代表等村民的意见,让村民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发挥党员作用,强化示范引领。为确保宣传引导和日常监督全面覆盖,工农乡各村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职责与区域,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由村内网格员负责包户联系宣传和监督工作。网格员通过不定期入户宣传,及时纠正村民行为偏差,推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准则落地生根,让文明理念内化为群众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此外,组织开展“党员榜样在身边”活动,激励党员带头学习、模范践行移风易俗要求。
创新宣传形式,培育文明风尚。工农乡在充分利用大讲座、小讲堂等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办“助农饭桌小课堂”,农忙时节将饭桌送到地头,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宣讲。积极组织域内文艺爱好者成立移风易俗宣传队伍,村民们在茶余饭后的休闲时光里,一边积极响应全民健身,一边自然而然地接受移风易俗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新风。此外,该乡制作“移风易俗三句半”,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明理念,宣传内容丰富且通俗易懂,促使他们将移风易俗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中共铁力市工农乡委员会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