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薄雾未散的赣鄱大地上,赣州银行的“移动柜台”服务人员已携带便携式终端设备穿过街巷。作为扎根红土地的城市商业银行,赣州银行正通过具象化的服务场景,在专业规范与人文关怀的共振中,书写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服务民生的新注脚。
春风入户:延伸服务温度
在宜丰县某医院,赣州银行宜丰支行柜员小龙正在调整设备角度,确保病床上的刘奶奶能清晰地看到电子签名界面。客户经理胡思萌凑到老人耳边说:“您眨眨眼,咱们慢慢来。”当定期存单转存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老人感激地说:“还好你们来了,要不然我这心里一直担心着,睡也睡不安稳。”
同样令人动容的场景发生在吉安市吉州区某老旧小区。一名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老人因忘记账户密码而深感不安。“阿婆,别担心,到不了银行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上门帮您解决问题。”赣州银行吉安分行营业部工作人员接到老人电话安慰道。随后,该分行营业部小叶和小王来到老人家里,面对焦急等待的老人,她们快速架起移动终端为老人办理业务,“阿婆,存折上的钱都妥当着呢。”密码重置后,她们用方言逐项讲解养老金到账明细。当手指划过存折上工整的备注字迹时,老人满眼笑意。
涓涓细流:高效兑换零钱
近日,赣州银行秋收支行正上演独特的“协奏曲”。“别担心,我们会帮您兑换好。”面对堆积如小山的硬币和零钞,柜员慧娟和她同事展现的耐心,让忐忑的客户松了一口气。五角、一元的硬币在柜台上叮当作响,20余捆零散纸币在她们指间翻飞起舞。一个小时后,2.73万元的存单凭条和银行卡从柜台递出,客户连声道谢。
暖阳相伴:守牢客户资金
近日,赣州银行庐陵支行的监控录像记录下惊心动魄的143分钟,一场紧张的“反诈阻击战”正在进行:一名客户要求支取现金17.5万元,会计主管徐舟帆注意到客户通话中的“系统漏洞”“高额返利”等关键词后,佯装系统延迟稳住当事人,用指尖在桌面敲出“摩斯密码”向保安示警。当反诈民警出现在营业大厅时,受骗者手机里的“特派员”仍在催促。
无独有偶,赣州银行瑞金支行也遭遇了一起类似事件。客户赖阿姨急匆匆来到柜台,坚持向“微信好友”陌生人账户转账6.25万元,含糊不清的理由已暴露端倪。意识到客户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人员边拖延边示意保安。当民警展示反诈App的预警提示时,赖阿姨恍然大悟。
这些故事背后,正是赣州银行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打通服务客户“最后一公里”、关爱“银发一族”、守护“钱袋子”等领域不断深耕,传递金融温度的一个缩影。2024年,赣州银行绿色通道累计服务小微商户5261户,清点硬币60余万枚,合计28.28万元;银警协作拦截电信网络诈骗15起,守护群众资金93.3万元。仅2025年1至2月,绿色通道累计服务小微商户1644户,兑换硬币71052枚,合计29880元。(艾 焯)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