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南城县积极整合辖区师资、阵地、机制等资源,在基层党校党员教育中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全面升级党员教育体系,为新时代基层党建注入强劲动力。
阵地蝶变 学习场景全域延伸
以县委党校作为核心阵地,盘活改造全县13个乡镇(街道)闲置场所,设立规范化运作教育阵地,确保每个基层党校都有统一的挂牌、授课教室、活动场所、教学设备和管理制度,打破培训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如黄狮渡大捷旧址、宁元勋烈士纪念碑等,打造“一镇一品”的党员教育培训阵地。通过“坐下来听”与“走出去学”相结合的方式,党员们不仅能在课堂上接受理论教育,还能在红色基地中感受历史、锤炼党性,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创新引入“云端课堂”,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和线上平台,将优质课程资源输送到基层,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构建“县委党校+乡镇(社区)党校+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红色基地”多层次学习网络。
师资裂变 多元力量赋能教学
推行“讲师聘任制”,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采取专兼结合、内引外聘的方式,选聘领导干部、理论教师、模范典型和本土人才,组建基层党校师资库,确保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特聘挂点县领导、东华理工大学高校专家、各级党代表、党员先进模范、基层名誉村长等组建“骨干讲师团”,实现县、乡两级师资共享;创新引入“本土讲师”模式,挖掘一批熟悉本地历史、文化和实际工作的“土专家”,用接地气的语言和案例,让党员教育更贴近基层实际,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定期举办“讲师培训班”和“教学研讨会”,不断提升讲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机制跃变 闭环管理精准落地
通过精准分类培训、点单制教学和积分制管理,形成闭环管理的党员教育新模式。针对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和普通党员三类重点对象,开设“头雁课程”“党务工作”“党性教育”等专属课程,打造“雏雁工程”等必修项目,确保培训内容精准对接党员需求;推行“点单制”培训模式,党员根据自身需求“点单”,党校统筹“派单”,学员课后进行“评单”,形成“点单—派单—评单”的闭环管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设立“党员轮训日”,实行积分制管理,将培训学时与党员评议、党组织考核挂钩,确保轮训工作做细做实。目前,县、乡两级党校已举办轮训班60余期,培训党员13000余人。(南城县委组织部 郑芬 吴宇民)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