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曾小明)吉安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下辖的五岳观水厂内,深蓝色光伏板与现代化水处理设施交相辉映。这座自2015年建成的1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已平稳运行十周年,累计发电量接近70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2296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000吨,以“水务+光伏”的跨界融合模式,树立了吉安市水务行业绿色转型标杆。
该项目建设初期即确立“节能降碳、循环共生”的核心目标。面对传统光伏项目用地受限的难题,技术团队创造性开发三维空间利用系统:在地面空间铺设光伏板阵列,同步在滤池、清水池顶盖屋面等闲置空间铺设光伏板,不仅破解传统光伏项目用地难题,更形成天然遮阳结构使水处理核心设备工作温度降低3至5℃,开创“空间集约+能耗双控”新模式,实现土地零新增与设备效能提升的双重价值突破。在能源管理方面,电站采用智能功率优化系统,“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智慧运营模式,根据水厂日夜峰谷产生时段动态调节电力输出。数据显示,年均80万度发电量中,90%直供水厂制供水生产工艺,剩余电力反哺城市电网,经十年验证形成环境效益与运营可持续性兼具的良性循环。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有关专家到场参观后指出,该项目通过“厂区空间集约利用—清洁能源循环供给”的创新路径,不仅将光伏组件与水处理设施深度耦合形成生态闭环,更探索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可复制方案,五岳观水厂的实践为其他水务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提供了重要实践范本。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