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科创板增量资金可期 首批科创综指ETF下周齐发

赵明超    2025-02-13 11:19:24    上海证券报

宽基ETF将迎来今年以来首次大幅扩容。首批获批的12只科创综指ETF,全部定档2月17日发行,第二批上报的科创综指ETF也相继获批。除此以外,当前还有多只科创板指数基金蓄势待发。在业内人士看来,科创板集聚了大量硬科技企业,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发展潜力十足,吸引众多机构布局。

科创综指ETF集中定档

1月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1月20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及其价格指数。1月13日,首批12只科创综指ETF正式上报,1月22日即获批,上述基金目前已经全部定档,将集中在2月17日发行。

从募集期看,多只科创综指ETF仅有5天。具体来看,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ETF、景顺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南方上证科创板综合ETF、汇添富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博时上证科创板综合ETF的发行截止日期均定在2月21日。此外,多数科创综指ETF设置了2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

据了解,第二批上报的科创综指ETF也陆续获批,即将启动发行,包括鹏华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等。

科创综指ETF密集上报发行,是继中证A500ETF以后,宽基ETF又一次大规模上新。沪上某基金公司渠道人士表示,此次科创综指ETF的发行预计将非常激烈。“布局科创综指的多是ETF头部玩家,多家基金公司已开始预热,积极与渠道沟通,试图取得先发优势。”

科创综指ETF缘何如此火热?华泰柏瑞基金表示,科创综指定位于综合指数,市值覆盖度接近97%,几乎囊括了科创板全部股票。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和计算机为前五大权重行业,均为技术密集度较高、成长性较强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基本面企稳复苏,有望进一步推动科创板企业盈利改善。从全球科技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以AI为代表的前沿技术领域商业化应用加速落地,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科技创新或已处于新一轮发展应用周期的爆发前夜,是当前投资中不可忽视的方向。

公募加大科创板布局力度

除了科创综指ETF以外,当前还有多只科创板指数基金正在或即将发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交银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基金、摩根科创信息技术ETF、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200ETF联接基金正在发行,建信上证智选科创板创新价值ETF、万家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即将启动发行。

近年来,多家头部基金公司持续加大科创板的布局力度,已成立多只科创板指数基金。例如,博时基金目前拥有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博时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博时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等多只产品。

从投资端来看,公募也在加大科创板的配置比例。据广发证券测算,截至2024年底,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科创板股票配置比例由三季度末的10.54%上升至13.02%,创下历史新高。

在富国基金看来,科创板自开板以来,始终坚持硬科技定位并不断发展壮大,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高端制造+科技”的新质生产力会受到政策的持续倾斜,科创板相关成分股或有望持续受益。

博时基金认为,在有效引导资金支持硬科技发展,提升资本市场对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及服务水平基础之上,科创板相关指数正迎来更多关注。此次科创综指的推出将进一步补充完善科创板指数体系,丰富宽基指数体系的多样性,提升本土指数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吸引增量资金入市、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期货品牌注册流程优化 钢厂冬季销售难题迎新解法
下一篇:各地力争新年经济“开门红”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