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求“新”更求“质” 以旧换新释放内需潜力

人民网记者 王绍绍    2025-01-10 15:37:36    人民网

“这款智能冰箱原价5999元,享受了20%的以旧换新补贴,另外平台还赠送500元的优惠券,最后我只花了4300元就买下来了。”在北京的一家商场,张先生兴奋地分享,这款智能冰箱不但节能,还能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温度,看到补贴后,他决定换掉家里那台十多年的老冰箱。

1月8日,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财政部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此前相关分配因素基础上,按照“激励相容”原则,根据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及资金执行情况,向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倾斜。

近日,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支持各地做好政策持续实施的衔接工作。

“受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等产品销售火热,促进消费持续回暖、国内需求不断扩大。”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此前介绍,截至2024年12月19日24时,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近270万辆,汽车置换更新超310万辆,超3330万名消费者购买相关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5210万台,家装厨卫“焕新”补贴产品超5300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100万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

换家电、看新车、买数码产品……拉动销售额提升的同时,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刺激智能和绿色产品消费,推动消费需求由“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持续释放。

“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绿色智能技术的共同推动下,相关产品以旧换新的进程也在加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建议,各地应针对不同品类和不同群体的潜在需求,顺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适当扩大或调整补贴范围或产品类别,如智能家居、电子产品等,创新补贴方式。

多地在以旧换新工作加速推进。在山西,省内在原有8大类家电的基础上,新增了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7大类家电,并在10月再次增加了15类小家电,补贴品类已达到30种;在贵州,2024年12月1日起将3000元(含3000元)以下国产手机、平板电脑两类数码产品列入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范围;在湖北,此前全省范围内发放1亿元“惠购湖北”3C数码产品消费券……

在多方共同助力下,以旧换新流程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消费者换新体验持续改善。“在手机里申请,就能得到以旧换新补贴,特别是对于我们老年人,非常方便。”在北京某电商平台线下服务站点,家住朝阳区的王阿姨表示,在软件上搜索“以旧换新”,就可以直接领取资格,享受以旧换新补贴。

“我们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以旧换新消费体验。”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消费者更加方便地以旧换新,其提供送新、拆旧、安装的一体化服务,将过去需要多次上门完成的服务流程减少到一到两次。同时,消费者还可享受“三免四不限”服务,即旧机免费上门、免费拆卸、免费搬运;不限旧机购买渠道、不限品牌、不限年限和不限品相。

在一系列扩容提质、紧跟消费趋势的政策合力之下,市场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邹蕴涵表示,当前,消费者从追求“有没有”变为看重“好不好”,智能化、绿色化产品需求潜力巨大。以旧换新迎合了消费升级的需要,加快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进入日常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得之前挑选家电都要对比一级能效和二级能效哪个更划算,现在考虑补贴金额算下来,一、二级能效的价格差别不大,当然就要买一级能效产品。”准备购置家电的广州市民常女士说。

随着政策补贴范围和力度加大,高能效、高水效的家电正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有力贡献。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显示,截至2024年12月6日,消费者购买的家电产品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90%。

2024年,以旧换新成效显著;展望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如何持续显效、能否更加完善?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务部正在与有关方面一道,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不断优化补贴政策,持续激发市场活力,确保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高效衔接。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海光信息、兆易创新等5股获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
下一篇:京津冀去年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超1.8万亿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