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出政策强部署 地方谋划经济开好局起好步

江聃 郭博昊    2025-01-07 11:20:47    证券时报

一季度是全年的起点,经济首季实现良好开局能够稳定经济发展预期。新年伊始,各级政府积极从稳预期、扩需求、强产业等多方面积极部署,全力推动全年工作起好步。

稳预期

利好政策持续“上新”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预期管理,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据不完全统计,元旦一过,广东、江苏、辽宁等20余个省份宣布或出台“以旧换新”的跨年度衔接政策举措。

除此之外,有的地方更是出台了2025年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组合拳”,如山东发布了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政策“大礼包”,包括优化助企惠企政策、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加力促消费惠民生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等4个方面,90%的政策措施面向经营主体,并将由省级统筹60亿元左右,切实提高政策“含金量”。

河南1月6日举行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发布了该省一季度在扩需求、稳主体、惠民生、防风险方面谋划推出的28条政策措施,包括再发放2亿元新春消费券等,确保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对记者表示,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在新形势下,地方对于稳增长的急迫需求,尽早出台政策举措旨在增强社会对地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信心,着力于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帮助企业拓市场的政策如果得到有效落实,将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冯奎则对记者表示,这些政策措施大多是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安排,需要避免出现“上下一半粗”、机械式照抄照搬的做法。当前的政策谋划还要结合对“十四五”的规划评估以及“十五五”规划,将年度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将房地产、地方债、就业等方面的风险点有效化解。

扩需求 夯实经济底盘

除了利好政策持续“上新”,新年伊始的地方会议和现场调研中,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放在突出位置,广东、上海也将稳外贸放在重要位置。

“两新”“两重”是“全方位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鼓励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1月3日在调研东莞时提出,要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引领新需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黄坤明还强调,要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面,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业态。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中央和广东省的政策资源,撬动有效益的投资,并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提质量,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1月2日,上海召开的新年首次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对于切实扛好稳增长责任提出五个“着力”,首先就是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千方百计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稳外贸稳外资,精准高效服务经营主体。

江苏省召开2025年全省重大项目建设专题会议。据悉,今年省级共安排实施项目500个、储备项目100个,数量规模同比增加,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开工增量,更加突出与“两重”融合衔接。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动力活力,今年继续安排200个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一季度,全省计划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807个,比2024年增加97个。

“落实好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都要抓好项目这一重要载体。”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说。

曾刚认为,2024年“两新”“两重”政策实施成效明显,有力支撑了全年经济增长。建议加强对已有政策进行梳理评估,动态跟踪政策实施效果,及时清理不适用政策,保证政策实施效果,以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强产业 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穿越经济周期、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将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主题。经济大省挑大梁,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的要求也体现在各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工作部署中。

近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加强对工业大省运行调度和督促指导,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奋勇争先。

经济大省大多也是工业强省。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要实施工业经济稳增长攻坚,抓好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坚持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加快未来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集群化、传统产业新型化。

湖北省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1月3日召开的湖北省委常委会提出要切实在科技创新上开拓进取,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在产业创新上积极探索,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经济领头羊,1月3日召开的辽宁省委常委会强调,要加快构建先进适用、系统完备、集约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补齐传统基础设施短板,加强5G、新型电网、加氢加醇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造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

发展产业离不开营商环境。1月2日召开的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强调,要抓紧抓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点任务,包括平等对待各类企业;完善落实解决账款拖欠问题长效机制;保障企业融资、用地、用工等需求。

冯奎表示,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这要求进一步推进区域开放,在全球经济和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谋划区域定位。产业发展要加强区域协调、联合,促进区域优势互补、要素流动,要立足区域特色,加大科技与产业创新力度,深化区域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三部门:到2029年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下一篇:欧元区去年12月通胀率升至2.4%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