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13只银行可转债转股率分化 7只不足0.01%

熊悦    2025-01-07 11:07:26    证券日报

近日,多家上市银行密集披露可转债转股情况,《证券日报》记者据此梳理,截至去年底,市场上13只银行可转债转股率呈现分化,其中成都银行发行的成银转债转股率(转股的可转债金额占可转债发行总量的比例)最高,接近90%;与此同时,仍有7只银行可转债转股率不足0.01%。

成银转债转股率最高

继2024年多只银行可转债因到期而退市之后,目前市场上存续的银行可转债还有13只,总体来看,其中转股率最高的是成银转债。据梳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已有71.58亿元成银转债转为成都银行A股普通股,尚未转股的成银转债占比10.53%,是13只银行转债中最低的。

转股率排第二位的是中信银行发行的中信转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尚未转股的中信转债金额占中信转债发行总量的比例仅为17.59%。此外,南京银行发行的南银转债、苏州银行发行的苏行转债转股率也较高,尚未转股的可转债金额占可转债发行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2.68%、79%。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7只银行可转债的转股率不足0.01%,包括青农转债、浦发转债、重银转债、常银转债、兴业转债、上银转债、紫银转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般来说,从投资者角度看,部分银行可转债转股率低与正股价格表现有关。如果转股溢价率为正,就可能削弱投资者转股的动力。“对于上市银行而言,可转债只有转股后才能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转股率低可能影响该工具对部分银行资本补充效率。”

可转债规模或下降

2024年,多只银行可转债到期摘牌。步入2025年,又有浦发转债、中信转债两只银行可转债迎来到期兑付日。银行可转债的数量规模或进一步缩减。

根据公告信息,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信转债尚未转股比例为17.59%,转股率较高;而浦发转债尚未转股比例在99.99%以上,转股压力相对较大。

“根据当前浦发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如果投资者转股则可能面临较大的账面损失,当然也能说明当前浦发银行股价处于低估阶段,直接买入股票的风险比转股风险要小。中信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为负数,转股风险相对较低。”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分析称。

实际上,从2024年第四季度来看,相较其他银行可转债,中信转债的转股步伐有所加快。这期间,共有近52亿元中信转债转为该行A股普通股,转股股数约为9.09亿股。

业内人士认为,转股价下修可推动银行可转债转股。当正股价出现大幅上升时,可能会触发强赎条款,投资者为避免可转债被公司强制赎回,也可能会加快银行可转债转股。不过强赎条件较为苛刻,不少银行股无法达到。“如到期转股率依旧偏低,将会对上市银行造成资本补充压力增加、财务成本上升、融资能力受限等影响。”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三部门:到2029年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下一篇:欧元区去年12月通胀率升至2.4%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