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河南三家企业挖掘潜能的经营故事

本报记者 方 敏    2025-01-17 09:24:04    人民日报

 

河南神马芳纶技术开发公司万吨对位芳纶一期4000吨项目。
本报记者 方 敏摄
 

河南许昌露美尔发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加工假发。
本报记者 方 敏摄
 

卫华集团工作人员在中东地区考察交流合作项目。
卫华集团供图

 

经营主体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亿万经营主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广大经营主体有何感受、如何应对?怎样识变应变求变、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近日,记者实地调研河南的一些企业,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

——编  者

 

觅  “机”

“订单就像树上的果子,跳一跳总能摘得到”

河南新乡长垣市的卫华集团,是一家起重机生产企业。记者见到集团董事长李国强时,他刚从国外出差回来。

“2024年太忙了。”李国强掰着指头介绍自己的行程,“2月刚过完春节,我就飞到中东,拜访客户、代理商等,推销产品。4月去沙特阿拉伯,7月到印度尼西亚,之后又去了巴西、墨西哥、俄罗斯,今年春节后还要去印度……”

成为“空中飞人”的,不只李国强。他说,集团几名总经理已经在“两班倒”,一班在国内,另一班就派到国外,每人负责一个国际大区。如今,海外多国都有集团的工作人员在跑营销、谈合作、做售后。

“不少企业抱怨‘海外市场没订单’,你们为啥还这么跑?”记者问。

“危机危机,不去跑,就只剩下‘危’;跑好了,就能看到‘机’。订单就像树上的果子,跳一跳总能摘得到。”李国强说,“当‘空中飞人’,辛苦是免不了的——吃不惯、倒时差、常被拒,有时还可能遭受人身威胁……”

集团负责海外对接的员工李玉玺也举了个例子:中国和沙特阿拉伯有5小时时差,和墨西哥有14小时时差。2024年夏天,他同时接到这两个国家相关企业的订单。为了凑上与对方视频谈判的时间,他和同事们设置了3个时钟,日夜颠倒干了10多天,最终都达成了意向合作。

虽然只是意向合作,李国强依然很高兴,认为是“重大胜利”。他说:“我很快就去拜访,把生意敲定了。”

听着他们的故事,记者不由感慨:做生意,确实没有“躺在家里就能数钱”这么轻松的事。

辛苦也没有白费。2024年1—11月,企业海外销售额已超过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超400%。

谈起做外贸生意的阻力,李国强坦言:“现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阻力确实比过去多。”说着,他话锋一转:“但机会也很多,不是吗?国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企业这10年来也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谈合作,成果丰硕。这都是国家给搭了梯子,我们要主动寻觅机会,才摘得到果子。”

听着李国强的介绍,记者明显感觉到企业由内而外的自信。“这几年外部环境变化,逼着我们去改变、去成长。”李国强说,“看得多了,比较后发现我们的一些产品比国外的还要好。我们想成为国际化企业,未来几年的海外销售额占比要力争突破40%。”

为此,卫华集团已有了新打算:今年春节前,再招聘100名以上海外销售员,分布到多国去跑营销。现在企业最担心的,是找不到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对此,新乡市人社部门也行动起来,积极拜访各院校、招聘公司,努力帮企业寻觅人才。

越闯,就越自信,也就越敢闯。反之,越怕风险,就越不敢迈开步。看到卫华集团一头扎进海外市场、勤勉深耕的劲头,记者也深受触动。

销售额上去了,订单干不完。走进卫华集团的生产车间,所有产线都满负荷运转。“轰隆隆”的机器声不绝于耳,热火朝天的干劲溢于言表。

育  “机”

“看不清路的时候,就沉下心来、苦练内功”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当下确实有部分企业出于种种原因发展受阻。比如,河南某县一家塑料生产企业,因为销售疲弱,一半的设备停工,工人只能领到基本薪资。

那么,销售疲弱的原因是什么?有企业相关负责人直言:“生产的多是大路货,科技含量不高。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比,我们在人工、材料成本上的竞争力不强。”

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重大关口,转型的阵痛是躲不开的。企业是坐等被淘汰,还是咬牙挺过去?

记者来到位于平顶山市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研发人员给出自己的答案:“不仅要挺过去,还要等待时机,努力‘憋个大招’。”

在位于叶县的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记者见到了研发人员口中的“大招”——刚刚建成的万吨对位芳纶一期4000吨项目。

“我们研发出对位芳纶生产技术后,在2023年开工建设项目,当下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下属公司河南神马芳纶技术开发公司项目负责人孙浩杰介绍,“对位芳纶被称为‘纤维之王’,一束直径只有12毫米的芳纶纤维,能拉动20吨重的物体。”

这几年,受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内需不振等因素影响,神马芳纶虽然面临不少压力,但没有坐以待毙。一是“咬着牙”——压缩管理经费、会议经费等,严控非必要支出。二是“蛰伏起来”——把资金继续投到研发上,终于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垄断。

其实,面对经济形势不确定的“危”,并非所有企业都像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这样。

记者在多地走访中观察到几类表现——有企业家选择买地、买办公楼,他自信地说,“现在正是适合投资的时候”;有企业家则在收缩规模,把资金都存起来,“看不清形势,先保本再说”。

神马芳纶和上述企业都不同,既不扩量也不缩量,而是选择提质增效,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用公司研发人员的话说:“看不清路的时候,就沉下心来、苦练内功。”

不可否认的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好比打井,并非易事。一些本来有研发实力的企业,有时“挖了几锄头没看到水,就不打井了,最后只能一直买水喝”。面对这种困局,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如何应对?

给“打井的人”更多激励。企业规定:科研资金按需投入、不限预算;科研人员配备不限编制、薪酬不设“顶板”。做研发的人,“工资靠课题、奖金靠成果”。这几年,集团投入科研资金超157亿元。

给“打井的人”更多帮手。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有79个,有3名院士、8名行业领军人才担任集团首席科学家、首席科技顾问,还有16支创新团队……

在效益不同以往、基本开支不断压缩的情况下,集团仍不断增加科研经费。这样的做法,在当下需要勇气和定力。

选择不同,收获也不同。孙浩杰介绍,项目投产后,将加速补齐集团的尼龙产业链短板。下一步,企业还将继续建设高端对位芳纶研发中心,打造芳纶产业集群。

多年研发,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研发中心,打造一个产业集群……一颗研发的种子,一寸寸长成参天大树。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孙浩杰说,“这句老话里头,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对于科创企业,政府推出了一揽子支持措施,我们会主动做好对接。把握住了机遇,未来就会有更大的发展。”

拓  “机”

“以前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后来我们试着在国内搞直播、做推广,结果出乎意料”

也许有人说,卫华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体量大,“船大抗风浪”,中小企业只能“被动挨打”。

果真如此吗?

记者来到许昌市进行调研——这里有各类假发制品企业4100余家,而且多是中小企业。

“假发原本是很多外国消费者的刚需,但这几年他们的购买力大幅下降”“以前他们花一二百美元买假发,现在很多人把预算降到了几十美元,买顶中低档假发凑合戴了”……

和假发企业家们聊起海外生意,困难的确存在。海外市场萎缩,许多假发企业只能缩减产能,利润也随之缩减,而房租、设备等成本一直在。

不过,记者在许昌露美尔发业有限公司走访时,发现工厂不但没有缩减产能,反而基本是满负荷生产。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开拓了国内商机。”企业负责人俎志鹏解释,“以前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后来我们试着在国内搞直播、做推广,结果出乎意料!”

过去,不少国内消费者没有戴假发的习惯。而在国外,假发不仅卖得好,而且利润高,很多假发企业也就没顾得上开发国内市场。如今海外市场发生变化,许昌部分假发企业随即调整策略,在国内大市场开拓商机。

“这几年,假发产业在国内红火得很。”许昌市发制品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效民说。

为了验证王效民所言,记者继续走访了许昌的假发一条街,在这里遇到不少挑假发的顾客。几名来自东北的女士告诉记者,她们看到有人戴着假发跳舞的短视频,觉得很好看,自己也想买一顶,免得再烫头了。

一旁,俎志鹏偷偷地说:很多戴假发跳舞的“网红”视频,其实是假发企业自己设计、拍摄并推广的,在营销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那么假发一条街的整体销量怎么样?这里的负责人田良军说,现在每天销售额基本能到10万元,将来的目标是“一天不低于100万元”。

这个目标的底气从哪儿来?“来自广阔的国内市场。”田良军脱口而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记者在采访假发企业时也真切感受到这一点。企业新开拓的国内市场,慢慢填补了原本萎缩的国外市场。一些假发企业不仅没减产,还扩大了产能。

最近,露美尔公司尤其忙碌。企业在维持海外市场的同时,又在国内获得了新订单。一平一增,假发总销量提升了,工厂产能扩大,企业又大批量采购假发原料,遇到了资金周转难、人工短缺等问题。很快,邮储银行给予优惠利率贷款,当地人社部门帮忙新招工人。俎志鹏说:“日子过得比以前还要好。”

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增强,企业的底气在哪里?国内14亿多人口的大市场,正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底气。关键看企业是自怨自艾、故步自封,还是勇敢地另辟蹊径、开拓新机。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部门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许多企业也主动求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既正视困难,更从危中寻机,何愁发展动能不强劲?

 

版式设计:张芳曼

本期统筹:韩春瑶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7日 第 10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今年着力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