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绿色债券发展势头强劲 政策助力市场发展空间大

刘琪    2025-01-10 11:13:11    证券日报

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朱鹤新在会上指出,近年来金融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形成较为完备的绿色金融体系,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其中,绿色债券市场近年来发展势头尤为强劲。

据中央结算公司去年10月份发布的《中国绿色债券白皮书》显示,2016年至2023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从2018亿元增长至8448亿元,翻了两番,年均增长22.7%。同期,绿色债券为更多市场主体提供融资渠道,发行人数量从35家增长至299家,发行只数增长10倍。绿色债券存量规模也快速增加,截至2023年底,中国绿色债券存续1815只,债券余额2.1万亿元。

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绿色债券发行只数为679只,发行规模超70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在保持稳健的同时,也不乏亮点。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新发的绿色债券发行成本优势较为突出,为部分企业提供了较低的融资成本。此外,创新品种发行持续增长。2024年绿色债券创新品种发行出现强势增长,如全国首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绿色公司债等,推动了绿色债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在政策层面上,202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对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东方金诚绿色金融部副总经理方怡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指导意见》鼓励境外机构发行绿色熊猫债,投资境内绿色债券。这有助于推动绿色债券市场的双向开放与跨境流动,通过吸引境外投资者的参与,进一步拓宽绿色债券的融资渠道,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同时,《指导意见》还支持证券基金及相关投资行业开发绿色投资产品。通过开发多样化的绿色投资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进一步拓宽绿色债券市场的受众范围,提高市场主体的参与度。

面向未来,王有鑫认为,在“双碳”目标指引下,随着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和不断完善,绿色债券市场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同时,绿色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将为绿色债券市场提供更多的项目标的和投资机会。

“但也有一些问题亟须解决,如解决发行主体结构单一问题。”王有鑫表示,目前绿色债券发行主体集中于国有企业和金融行业,民营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另外,期限结构不合理问题也较为突出。绿色债券的发行期限以中短期为主,对长期绿色项目的支持不足,未来应考虑适当扩大中长端债券的融资比例。

在方怡向看来,随着国家对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增强、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持续普及与深化,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进一步推动绿债市场高质量发展,可以大力推动绿色债券产品和服务创新。可引入绿色债券衍生品,丰富绿色债券基金、绿色债券指数和相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完善绿色债券投资顾问服务,推动绿色债券交易服务创新,帮助投资者识别绿色债券投资机会,提升其对绿色债券的认知度和投资意愿。

“还要进一步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方怡向表示,要加强绿色债券业务、技术标准及规则制定方面的国际交流,推动国际对我国绿色债券信息披露标准的认可,形成国际共识,不断增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在全球的影响力,促进绿色资本的跨境双向流动。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准确把握我国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下一篇:支持回购增持 券商助力市场稳健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