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央行最新!暂停国债买入操作

张彤    2025-01-10 10:36:21    证券时报网

央行新动作。

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发布公告,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央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据了解,央行在2024年10月—12月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分别净买入国债2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

同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4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持平1.50%。

而就在昨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为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根据央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的《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2025年1月15日(周三)央行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5年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

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6个月(182天),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发行量为人民币600亿元,起息日为2025年1月17日,到期日为2025年7月18日,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

据了解,2025年,我国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准确把握我国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下一篇:“以塑代钢”渐成趋势 行业规划产能急速增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