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深刻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践品格

邱 进    2024-06-06 10:35:29    人民日报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回顾10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指引下国家安全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我们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所体现出的马克思主义鲜明实践品格感受更加深刻。总体国家安全观来源于维护国家安全长期斗争的实践,有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发展,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战胜新时代新征程前进道路上的风险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新时代国家安全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深刻总结了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丰富实践经验,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怎样的国家安全、怎样维护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实践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发展和安全高度重视,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安全遭遇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各种风险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实践的发展对维护国家安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从实际出发制定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各项措施,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鲜明的实践导向和强大的实践伟力。

总体国家安全观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10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我国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得到全面维护,充分彰显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力量和实践品格。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新时代国家安全实践中不断汲取实践养分,不断丰富拓展。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个坚持”的重要要求,明确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所蕴含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价值理念、工作思路和机制路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新时代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取得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凸显“两个确立”对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定性意义。党的二十大着眼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部署。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越走越宽广,总体国家安全观也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体系化学理化,形成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还要走过许多“雪山”“草地”,还要征服许多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实践中产生、经过实践检验,并在指导实践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把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引向深入,切实把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现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确保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人类文明进步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