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提供支撑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李 涛 欧阳日辉    2024-01-16 11:07:24    人民日报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经济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提升到40%左右,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但同数字经济强国相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需要继续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加快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大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引导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统筹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各类产业集群跨区域、跨平台协同新机制,促进创新要素整合共享,构建创新协同、错位互补、供需联动的区域数字化发展生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能力。

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完善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有利于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数据流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高效贯通。要适应不同类型数据特点,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多样化的数据开发利用机制。加快推进实施公共数据确权授权机制,加强公共数据的汇聚共享和开放开发,强化统筹授权使用和管理,推进互联互通,打破“数据孤岛”。加快完善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规则,支持第三方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加强数据采集和质量评估标准制定,推动数据产品标准化,发展数据分析、数据服务等产业。完善和规范数据流通规则,构建促进使用和流通、场内场外相结合的交易制度体系,规范引导场外交易,培育壮大场内交易,促进数据资源流通。

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数字人才队伍建设。要统筹布局一批数字领域学科专业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构建覆盖全民、城乡融合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培育体系。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加强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数字技术技能类人才培养,深化数字经济领域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支持企业与院校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发展订单制、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推动数字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大力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数字思维、数字认知、数字技能。

(作者分别为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推动实现“两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