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纪录片《农耕探文明》对“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的介绍,让人耳目一新,也颇受启发。
中国西部,黄河流经甘肃境内,将甘肃皋兰什川镇揽入臂弯,积蓄出亘古不变的沃野。自明嘉靖年间兰州人段续发明“黄河水车”汲黄河水灌溉田园开始,什川孕育了世界上现存的、保存最完整的、面积最大的古梨树群——什川古梨园。古梨园总面积12000余亩,现存梨园核心区面积3939亩,百年以上古梨树共计9423株,其中,100—300年6700余株,300年以上2600余株。什川古梨园虽然树龄古老,但是仍然具有很高的产量,单株产量可达1000多公斤。什川的梨树长势茂盛,一茬梨树可让几代人获益,以寿命长著称。什川作为中国古梨树重要的种质资源库,历经数百年,依然能够开花结果,是全世界研究梨树驯化栽培的重要遗产地。
如果说这片古枝遒劲、历经500年时光的古梨园,被国际植物学界称为“世界植物界的奇迹”以及全球罕见的“活植物标本”,是仰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那么,这片古梨园同时见证了梨“改命换命”的传奇历程,则更多彰显的是什川人的智慧。
按说,面对树龄如此古老的梨园,我们一定是爱惜有加,不敢损坏丝毫。然而什川却流行“要吃梨,刮树皮”的说法。随着树龄增长,古梨树翘起厚厚的树皮,虫子也将乘虚而入,藏身其中产卵,给树带来灭顶之灾。“刮树皮”正是古梨树高产的一大秘诀,既可消灭越冬有害生物,又可更新树皮促进生长,就等于人洗了个澡一样,起到“不施农药 胜施农药”的防治效果。给梨树刮皮,每三到四年一次,一整棵梨树刮皮需要两天时间,是一件十足的力气活。在机械大规模取代人工的今天,先人留下的古梨树管护技艺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从一株破土而出的幼苗到一棵近10米高的大树,梨子经历了漫长的驯化过程。梨树原本无法分株繁殖,直到3000年前嫁接技术的出现,才让梨树栽培变为可能。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每梨有十许子,唯二子生梨,余皆生杜。”是嫁接技术提高了梨的产量,让原本不好吃的梨变得好吃。嫁接过程中,下部分的砧木用的是甘肃省野生木梨,木梨具有很强的抗性,也就影响了上部分——接穗部分的品种抗性。通过嫁接,梨树更抗病虫害,长势旺盛,结的果也更好。
成片高寿的梨园,离不开守护者的世代接力。历史记载,什川曾有洪水,把梨树淹了,低位嫁接以后容易导致嫁接口生病,梨树死亡,先人发现这一点后,便改为高位嫁接。高桩嫁接让什川古梨树有了存活百年的根本。当耐旱抗涝生命力顽强的野生梨树与嫁接驯化的家养梨树结合的一刻,破解了古梨树持续枝繁叶茂的生命密码,也开启了什川梨新品种的“大爆炸”。什川古梨园现存有软儿梨、冬果梨、酥木、早酥梨等12种梨树,其中以软儿梨、冬果梨最具代表也分布最广。
棠梨白雪几许香,老树繁华一千年。什川古梨园打破时间束缚,改写基因密码的关键,就在于古人遵从自然总结出的一套古法栽培妙法,它让绿色“活化石”持续焕发生机。
“要吃梨,刮树皮”,这是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用野生木梨作为砧木,嫁接驯化的家养梨树,这正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拿来主义”,也唯其如此才能“面向未来”延续传承。
[作者为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