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故乡的味道,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春节的味道。春节的味道对家人来说,就是妈妈的味道。多少年来,春节的家宴,对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来说,是妈妈做的炸茄盒、酸菜五花肉和老爸做的拔丝山药,这几款几乎成了历年除夕团圆饭的标配。此外的其他菜肴,饺子自不必说,鸡鸭鱼肉也是烘托春节热烈气氛的菜品。但是,酸菜五花肉和炸茄盒,包括老爸做的拔丝山药已然成了儿女们的期盼。
其实,春节的味道不单是菜品的香,更是亲情的味道和心灵的慰藉。回家过年——这样的呼唤,这样的坚定,这样的跋涉,说穿了,这家,不仅仅是温馨的氛围,更是儿女们平安静好的港湾。
从来如此,春节团圆的神奇,在于这个特殊的节点里,一家人会沉下心,心无旁骛地重温先前时光的温馨与美好。春节团聚的精髓,就是完成对五味杂陈的过往的美好升华。这种时候,你会不由地回忆起,在你生病时,母亲冒着狂风暴雨,抱着你跑着去医院就诊。或许你现在才明白,生病时母亲给你做的那碗热汤面片儿,其实并不简单,先要揉面,还要把面团儿放在冷水里泡两个小时,再揪成面片儿。种种的复杂可见慈母的挚爱之心。或许你还记得在外面受挫后,回到家里疗伤,母亲对你的安慰不过是寥寥数语,且平淡无奇,但却字字入心,声声入耳,让你茅塞顿开,曾经的困难与困苦,化为树上飘零的黄叶,随风而去。放下所有的不快后,是那样轻松,又活力满满。
除夕,想起小时候,因为我不好好学习,没少让母亲操心。那时节,咋就不懂母亲的心呢?后来,母亲放弃了,说,儿子,就报半工半读的学校吧,当一名工人也挺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先要学好技术,听师傅的话。正是母亲的话,让儿子有了自信。世上对母爱有多种解释,但是,在我看来母爱就是包容。而先父总是在除夕夜一家人守岁的时候,把时光的指针拨到他年轻的时代,讲述他小时候的年、我奶奶蒸的花馍馍、馅儿里藏着铜钱的饺子等。在短短的除夕之夜里,讲述着他几十年来珍藏的最宝贵的记忆。在轻柔的笑谈中,父亲并不避讳眼睛里含着的泪水。这样的泪水不论在何种场合都是纯洁的。是啊,过年讲过年的故事,几乎成了春节里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传承。讲述中的酸甜苦辣咸,点点滴滴都是珍贵的记忆。
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春节之前,父母就已经开始和儿女们联系了。母亲照例要问,儿子,回家过年你想吃啥?我说,老太太你不怕辛苦啊。妈说,就怕你在外面山珍海味吃多了坏了胃口。我说,妈,我想吃酸菜炖五花肉、炸茄盒,还有你做的皮冻。妈说,是不是我再给你蒸点儿花馒头,比如小刺猬呀、花篮儿呀,你好上网显摆显摆。我说,妈,花馒头就不做了,太辛苦了。妈没有言声,最终还是做了。她做的花馒头,在朋友圈居然让那些潜水者也纷纷点赞。而今母亲远在天国,我再也吃不着她做的这一切了。
在春节团聚,一家人的笑谈中,彼此没有丝毫戒备,更没有矜持与掂量,家的天空是透明的,家的氛围是干净的,家人的灵魂是朴实的,家人的交流是轻松愉快的。
春节期间,无论男女老少,敞开心扉的交流,也是年的一道精神美餐。过年了,人们为啥要带着给家人的礼品从千里万里之外,鞍马劳顿,不辞辛苦地回家?尤其是当今生活好了,显然不单是追寻一家人的团聚,更是为了家的那一份温馨和母亲的关怀、嘱托。母亲的寻常话,从来是普天之下最能打动儿女心扉的至理名言,是深深镌刻在儿女心中的座右铭,一生一世,历久弥新。
对于我的女儿孙儿来说,我,就是他们的家。守护好这样的一家子,让儿女们在一年的辛勤劳作后,回到家里放松身心,开开心心地过个年,在温馨融洽的家的氛围中,洗掉征尘,痛痛快快地进行一场精神沐浴;在新一年的征途上,做好自己,健健康康,笑对人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