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甪端》观后感

朱昱熹    2024-09-19 14:32:30   

一部儿童剧是否拍得好,私以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观剧的孩子们是否沉浸于其中;二是主创人员的意图是否忠实呈现;三是剧目的演出是否长久不衰,始终在舞台上保持着它独有的生命力。若从以上三点观之,儿童剧《甪端》的完成度可称得上是相当完美。

 

 

首先,性格鲜明的角色为小朋友们创造出了一片鲜活的“文物”天地。

神兽甪端、金瓯永固杯、《梅鹊图》和《平复帖》这四大文物拟人化后,言语行动幽默风趣,性格特征等与文物本身的特点相符,同时又都是丰满的圆形人物,可以看出编剧与演员都非常用心地演绎。如甪端本领高强、热心肠、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但同时性格急躁。梅鹊图高雅美丽又有点弱不禁风,平复帖风度翩翩但又爱咬文嚼字。神兽们的拌嘴互动轻松好玩,又是知识点满满,寓教于乐,春风化雨地提升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和接受度。

 

 

其次,小朋友们在欢笑声中、在故宫文物千百年的沧桑中,感受到的是创作者的良苦用心。

故事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用贴近孩子实际生活的情节,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少年高小端整天抱着平板,认为爷爷知识已过时,网络上无所不有,故宫并无值得实地探索之处。这一情节来源于生活,也能得到孩子们的共鸣。

但在故宫里的御猫和文物的引导下,高小端游览了故宫,真正感受到了故宫穿越时光的魅力、文物承载的精巧技艺和文化底蕴,知道了网络知识并不完全正确,故宫大有可为,他的思想真正得到了改变。故宫文物南迁的经历更增加故事的厚重度,也表达了对文物工作者的敬意,展现了薪火相传的力量。高小端从不爱看故宫到立志到故宫工作,这也是在故宫干了一辈子的爷爷当年给他起名的愿望吧。

可贵的是,这个转变是高小端与故宫御猫的追逐打闹中逐渐自然形成的,在这一片段里,御猫与全场的孩子们进行了多次互动,场上笑声不断。它们和剧中的高小端齐欢笑、共成长,内心中关于故宫、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文化自信的种子在悄悄发芽。

 

 

从儿童视角讲述创新文物传承方式,既接地气又有前瞻性。转变后的高小端没有一味地排斥时代和网络,他提出了制作“跟着小端游故宫”系列短视频。虽然在剧中,除了甪端之外,其余的文物都极力反对这个主意。他们担心拍摄上网后,人们再也不来故宫了。但在一次次的对话冲突中,在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中,诉说着内心渴望的文物们,最终选择了拥抱时代,走进网络,让更多的人认识故宫、认识文物,从而走进故宫。

最后,《甪端》自2022年9月首映以来,已经连续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合肥、厦门、成都、南京、香港、新疆、澳门等全国多地巡演了近130场,用真实的“成绩单”体现了这部儿童剧旺盛的生命力。

 

 

高科技与故事相得益彰,打造了古今贯通的视听盛宴。《甪端》运用全息投影等现代科技舞美手段,打造了沉浸式、立体式舞台,让故宫的楼阁殿宇、红墙绿瓦、文物藏品具象地展现在了观众眼前,更加深刻地体验到故宫既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充盈着建筑之美、文物之美与文化之美。

舞台剧的魅力在于常演常新。期待《甪端2》再次带来文物潮、故宫热、文化风,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剧场、文物和故宫的三重魅力。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拓展创新空间 实现共情表达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