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李叔同的油画艺术

刘昌玉    2024-08-19 18:10:54    中国文化报

李叔同对于多数人而言是传奇式的存在。出生于贵胄家庭的他以艺术“弄潮儿”的形象走入人们的视野,也以艺术上的才华打开自己的人生画卷:文学、诗词、音律、金石、丹青、篆刻、书法、戏剧等,在上个世纪之初新旧思想交替挣扎的迷雾里,他别开生面地站上时代潮流的前端。俞平伯评价他:“李先生做一样像一样……学习油画便像个美术家……”

李叔同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开拓型的画家。他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模特儿写生课的人,是近代中国画、广告画、木刻的始作者。他倡导美育,广泛引进西方艺术思潮和美术流派,在学生中组织西洋画研究会。他的学生吴梦非曾提到他“平时作品中最伟大的要数油画”。

年轻时的李叔同热衷于新鲜艺术,得益于家族背景、南洋公学教育,以及天津较早开埠和西风东渐的独特地位。1905年,25岁的李叔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前往日本留学,希望在书法篆刻等传统美术方面小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西洋绘画,延续他自小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彼时日本著名西洋画家黑田清辉担任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主任和主讲教授。黑田清辉曾留学法国巴黎学习绘画,他取法国学院派与印象派二者技法之长,形成了具有日式本土特征的印象派。出于对油画艺术的热爱和对黑田清辉的崇拜,李叔同间接地继承了印象派的衣钵。可以想象,李叔同在长期耳濡目染于中国水墨画的黑白韵味后,初次接触油画作品中的立体造型和彩色画面时的好奇与喜爱。这种跨文化的艺术熏陶,悄然间引导他后来主动成为中国艺术界连接19世纪法国油画艺术,特别是印象派艺术的桥梁,成为将印象派最早引入中国的先驱之一,对印象派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遗憾的是他传世的几十幅作品充满了传奇色彩,至今下落不明。但我们可以通过现在仅存的几幅画作窥见他的油画艺术。

作于1909年的《半身裸女》(中央美术学院藏)是他遗留的最优秀的油画作品。画作中一妙龄女子半裸上身,双目微闭放松地斜倚在套有松软织物的椅背上,一头乌黑长发蓬松地散落一侧,左手轻搭扶手自然下垂,小拇指轻微翘起与大拇指相呼应构成的造型凸显女子手掌的修长与柔美,暖紫色的脸颊使少女弥漫着迷人的青春气息。绿衬布和红绸子的衣物色彩和质感使画面更加厚重沉稳,显示他扎实的造型功力和对油画语言的娴熟运用。整个画面恬静,观者似乎能听到少女轻微的呼吸声。作为中国第一个使用模特进行美术教学之人,虽然画中少女呈现半裸状,但在当时背景下迈出的这一小步,已是为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迈出了一大步。

作于1911年的《自画像》(现藏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带有习作的性质,画家平和、儒雅、从容、持重的性格特征一览无余,人物性格塑造成功、绘画语言鲜明。深色中国长衫之上不同方向的笔触交织,显然是学习点彩派的创作方法。背景中阳光与树木的描绘有意降低空间维度,是典型的印象派特征。从该幅作品中,我们能窥见他在油画艺术语言特别是中西方艺术融合上的探索。《花卉静物》也作于该时期前后。茂盛的枝条插不过一瓶,便零落在桌子上,表现出刚从树上采摘的鲜活和旺盛的状态。该画用笔轻松、姿态丰盈,弥漫着充沛的生命气息,散发出纯粹的西方绘画气质。

油画《虔诚》褪去了华丽的调子,转为幽暗的褐色,描绘了寺庙夜晚一佛陀虔诚立于佛祖前的场景。人物形象不做深入刻画而进行扁平化处理,重点表现微光下人物前面那一缕香火,与悠长的佛影一起营造出佛门清净孤寂的氛围。画中人与佛作无声交流,显然也是画家与自己的对话。该画突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前期的风格有较大不同,体现出心境和生命认知的重大转变。

从为数不多的几幅存世的油画作品中,我们看到李叔同在色彩与光影世界里游刃有余,展现出地道的西方绘画味道,表明了他在油画艺术上的天赋。我的脑海里时常冒出他在戏剧中男扮女装“玛格丽特”的形象,从100多年前的“潮”味中浓烈地感受到他戏谑世俗、冲破藩篱的艺术个性和勇气。按照常理,人至壮年,正是他年轻时追求的时尚和艺术步入正轨,且这股能量积蓄至顶点、达到思想与艺术成熟巅峰之时,然而,在他光辉人生正式拉开序幕的时候,他又抛却红尘,这一决定不禁让人惋惜和诧异。

从翩翩公子到艺术少年,从多艺天才到戒律头陀,他半生从艺半生为佛,从繁华喧嚣到遁入空寂,他最终抛弃光鲜的艺术,独留书法相伴。在这一过程中,他的艺术追求由绚烂多彩趋向质朴无华,映照着他摒弃浮华、放下声色而归于平淡的一生。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轴线内外,老北京的新艺术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