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非遗体验乐趣多

王  彬    2024-08-08 10:57:21    中国文化报

近期,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的一场“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研学”活动中,一张面孔引起了该馆馆员的关注。

“在活动合照里,我们发现有一位混血小姑娘,于是在此后的回访中邀请她和她的父母再来馆里参观,得到了积极的反馈。”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社会服务部主任李妍说,之后,这位小学员就和她的父亲一起来到馆里挑着“鱼灯”逛展览、体验龙泉青瓷拉坯手工艺。

据了解,“二十四节气”研学活动是该馆的品牌项目。为了让学员感受“二十四节气”与日常生活、人文观念的密切关联,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进行了精心设计和组织,在习民俗、做手作、寻展品、品美食、学诗词等方面营造场景。“希望将‘二十四节气’以更加具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大家的兴趣,触发思考。”李妍告诉记者。以大暑节气研学活动为例,许多学员对馆内相关主题的工艺美术作品格外关注,从中学会了相关诗词和民俗知识,还用心制作了荷花糕点等夏日美食。

近段时间,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日平均接待游客超过1万人次,其中,青少年占比较高。结合青少年的学习特点和认知习惯,今年暑期,该馆进一步升级了社教课程,增加了实践环节。如在“小小讲解员”培训课程中,包括弹古琴、临摹敦煌石粉彩绘、制作龙泉青瓷等。

“小小讲解员”培训课程中,设置了6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课,融合“品、看、听、触”的现场沉浸式学习体验,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设置了6节技能提升课,运用“赏、学、练、讲”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掌握讲解要领和技能。“体验之后,孩子们面对展品不再是简单复述讲解词,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许多小讲解员还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不断完善自己的讲解词。”李妍介绍,会吸纳表现优异的“小小讲解员”加入馆里的公益讲解队伍。

今年,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中国煤矿文工团再度合作,开设“‘艺海拾遗’系列展演——非遗馆里的艺术课堂”,每堂课约60分钟。陕北民歌、凤阳民歌、桑植民歌……中国煤矿文工团的艺术家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讲述和示范,把非遗展示从展厅延伸到舞台,让非遗项目可听、可看、可感、可知。“希望通过更多社教活动,让人们体验非遗之美。”李妍表示。

翻开“奏折”,“一站式”盖章,“批阅”后带走这本“御旨盖章册”……这是暑假期间,南京云锦博物馆推出的新活动之一。盖章册内设计了7枚馆藏纹样印章,包括“云锦大花楼织机”“石青地仙鹤纹补”等。观众纷纷表示,在馆内系统了解云锦织造技艺之后再来盖章,有一种别样的庄重感。

近期,该馆还有一款冰箱贴“我是斗牛”颇受关注。它融合了“王锡爵斗牛方补官袍”这一珍贵文物上的“斗牛纹”。“‘斗牛’不是一只牛,形似龙而不是龙,是镇宅神兽。今年是龙年,我们希望通过文创等方式让人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南京云锦博物馆活动部负责人文若琪说。

在南京云锦博物馆,来自芬兰的游客艾凡带着家人仔细了解了展品,还欣赏了匠人运用大花楼织机织造云锦的过程。“他们参加了盖章活动,还购买了一些云锦摆件,说要赠送给朋友。这是中国非遗走出去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条通道。”南京云锦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南京云锦博物馆统计,今年暑期观众人数较往年增长迅速。其中,年轻观众占比较大。该馆推出的团扇、摆件等文创产品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今年,在以往非遗研学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结合非遗技艺制作锦衣金箔画摆件的环节,并针对各个年龄层开发相应研学项目,进一步丰富学习体验。”文若琪说。

记者还了解到,在暑期,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将非遗项目及非遗作品融入非遗主题线路,并与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合作共同设计课程,强化体验性和互动性。“在非遗体验中,我们得到启发,有了成长。”参与的体验者说。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