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竹编家具:“老手艺”编就“新生活”

2024-08-06 23:52:52    光明日报

 “温故知新”与“竹乡新语”竹编家具系列分别入选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美展。两套作品由躺椅、脚凳、茶几、屏风等家具组成。其设计的最大亮点便是将重庆梁平的传统竹编工艺纳入家具制作,同时巧妙地融入诸多科技元素,打造出既富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家具用品。

位于重庆梁平的龙门镇有着“竹编之乡”的美誉,这里的竹编艺人以一双巧手制作的工艺品及生活用具精美耐用。经由刮青、破篾、修篾、染篾、编织、整形、打磨等工序制作的竹席、背篓、蒸笼、花篮、扇子等,承载着一代代人最温暖的生活记忆。设计师吴菡晗及其团队在龙门镇拱桥村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充分整合了当地竹编的工艺技法,力求将这些朴素的日常生活用具转化为设计的视觉元素。

以“新语·几”为例,该作品提取了传统竹编蒸笼与簸箕元素形成茶几设计,台面将圆形与方形拼接组合,富有现代艺术的构成美感。在实用性方面,该茶几不仅沿用了簸箕的收纳功能与蒸笼的食物放置功能,还加入了手机无线充电、茶水加热等电器功能模块。“新语·屏”则在传统屏风的基础上融入电扇设计,屏风主体借鉴了传统竹帘样式,采用十字编法,与疏朗的竹条框架结构形成繁与简的对比。外轮廓简洁大方,顶端做斜切设计,当数个屏风并置组合,便可营造出山峦起伏的意境。“温故·椅”与“温故·凳”是躺椅与脚凳的组合。其中,躺椅以传统凉席作为基础设计元素,结合了“压一挑一”编法与双重六角孔编法;脚凳则以传统簸箕为设计灵感,采用六角穿插编法,兼顾坐具与收纳的多重功能。

试想,夏日的午后,当我们置身家中客厅或茶室,闲坐于竹编躺椅之上,茶几上正烹煮着一壶香茗,身后的竹编屏风带来阵阵清凉……此刻,竹香与茶香彼此交织,灵感与思绪静静流淌,“老手艺”的温度与滋味也在现代生活的点滴中缓缓荡漾。

 (光明日报记者荣池整理)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省直工作部举办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书画笔会活动
下一篇:“写意”之问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