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跨媒介音乐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以音乐作品《相生》为例

李秋筱 王新宇 乔汉英    2024-07-12 11:41:10    中国文化报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艺术形式的不断创新,跨媒介艺术也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不同艺术媒介与形式之间打破壁垒,相互融合。借助计算机编程与传感器,跨媒介艺术的创作不再局限于处理艺术材料本身,而是对创作者提出了以设计交互系统、交互策略制定与数据映射为核心的创作要求。在跨媒介音乐作品创作中,处理音乐与其他艺术媒介间的逻辑关系、融合路径与表现形式,建立一个完整的艺术表现体系十分重要。数字技术赋能下,跨媒介音乐在创作、表演与理论分析等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音乐的范式与体系,对艺术家应具备的艺术素养、知识结构与学科背景等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由此也为跨媒介音乐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

跨媒介音乐创作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音乐院校中均设有与音乐创作与制作、音频制作与录音、声音设计、公共空间艺术创作与设计、新媒体艺术设计与表演工作相关的专业。浙江音乐学院于2018年开设了艺术与科技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利用前沿计算机技术,面向交互音乐进行创作与表演的跨媒介音乐人才。近年来,浙江音乐学院逐步探索出一种特色化的跨媒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培养掌握艺术与科技基本理论知识,能适应现代声音艺术与科技发展需要,具有当代艺术文化精神、技术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兼具跨界整合能力和新媒体艺术设计能力的综合型声音艺术人才”的目标,一是通过开设与电子音乐、视觉艺术、舞台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有关的多元学科课程,完善艺术与科技专业对人才跨学科、跨领域、跨媒介的知识结构要求;二是通过创新授课模式,比如,开设案例课程、探索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双导师授课制度、跨校联合课程以及将导师课题组的科研任务纳入本科教学环节等,打造实践与科研并行的多元教学路径;三是以支部党建工作品牌为牵引,通过“党建+科研”,在跨媒介音乐相关领域与行业头部企业、地方政府共同建设产教融合平台、校地合作平台,通过打造“政、产、学、研”协同机制,形成有组织的教学科研体系。在上述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下,浙江音乐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近年来陆续收获了多项重要教学与科研成果。2023年,该专业在“软科”排名中位列全国专业音乐学院第一。

学生的艺术创作实践成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专业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为此,本文将通过观察跨媒介交互电子音乐作品《相生》的创作过程与形式特征,探讨课程体系与教学手段对于培养跨媒介音乐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基于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艺术实践成果分析

《相生》是由浙江音乐学院学生乔汉英在今年创作完成的一部融合了音乐、视觉和现场交互的跨媒介交互电子音乐作品,指导教师为李秋筱。“相生”取自中国古代律学中的“五度相生律”,表达了数字之间相互衍生、迭代的数学思想,同时也隐含了万物相互依存、转化、发展的哲学思辨。通过将音乐、视觉和交互元素有机结合,作品突破了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旨在通过音乐、图像和交互设计共同构建一个多维度的体验。作品音乐创作与制作平台为Logic Pro X,传感器(交互界面)为历动(Leap Motion),声音编程平台为Max/msp,视觉编程平台为Touchdesigner。

在该作品设计之初,创作者首先规划了音乐风格,即将民族音乐语汇与Funk音乐、摇滚音乐、电子声学音乐等相融合,塑造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音响语汇与音乐特征;其次,明确了以历动手势控制装置作为人机互动媒介与接口,利用Max对手势控制信息进行分类处理,通过Max/msp与Touchdesigner进行声音与视觉数据映射的作品交互系统方案;最后,逐步设计出音乐(声音)元素与视觉元素之间的艺术逻辑关系,比如,声音空间与视觉空间、音乐节奏与视觉运动速度以及声音形态与视觉造型等。上述创作流程与内容要求创作者一方面必须能够熟练运用声音算法环境及可视化编程开发平台,搭建出完整的交互系统确保实时数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求创作者能够利用视觉艺术语言完善音乐表现,在音乐与视觉之间构建一个互通的桥梁,形成统一的艺术表达形式。在教学中,对学生掌握的关于复杂媒介与技术的设计、构建与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先以单一门类课程为基础,后续通过艺术科技工程与新媒体艺术设计课程中的作品实践教学来实现的。

该作品在音乐材料与音色设计上,融合了多种传统乐器与电声乐器,包括琵琶、钢琴、电吉他、电贝斯与架子鼓等。同时,该作品充分调动、抽离出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中典型的节奏语汇,在音乐的横向与纵向发展中构建出多种节奏形态。此外,作品中调性化旋律与非调性化的音响素材并存,两者从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展现出多种对话关系,体现出创作者对传统与现代音乐语言的掌握与熟练运用。采用传统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与电子音乐创作及技术理论课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音乐创作视角,丰富学生的音乐创作语言。此类支撑课程内容包括多声部音乐写作、管弦乐法与电子音乐编配、音乐制作基础与电子音乐作曲等。

在作品的视觉设计方面,创作者将二维线条与三维图形相结合,旨在突出数学中的几何与线性美感。作品在色彩上采用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交替呈现,寓意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哲学。值得注意的是,作品视觉部分强调线条与几何图形的动态变化,通过简单的颜色对比和形态转变,赋予视觉和声音之间的交互关系与艺术联系。在音乐艺术教学视阈下,学生视觉艺术的创作实践能力侧重通过视觉编程技术进行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影像制作。在教学层面上,学生主要通过视频编辑类课程完成此类内容的学习,同时,通过与美术类院校开展联合课程完善视觉创作实践。

在交互策略设计上,创作者以音频驱动视觉影像作为交互逻辑主线,通过几种手势姿势构成具体控制办法。由于该作品包括声音与视觉两个交互对象,因此,在交互策略设计过程中,要考虑通过设计出不同的交互行为完成特定内容的数据映射与触发。作品在视觉控制上,手势内容包括右手握拳实现黑白切换、左手触发随机图形、上下移动改变几何形态。由于作品的音乐部分包含了大量音高素材与均分化的节奏律动,因此,在音乐交互控制方面,创作者采取单一音频触发与实时效果器参数调制的方式。比如,右手移动调制声音变形效果器参数以及合成器音色触发等。此类创作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课程实现,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计算机音乐编程、电子音乐表演与声音装置等方面的教学。

通过观察该作品的创作过程、创作内容与艺术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多元知识结构对跨媒介音乐创作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浙江音乐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培养对跨媒介音乐人才培养的实际作用。为此,笔者总结了跨媒介音乐在创作与教学实践方面的三个关键点:首先是艺术语言的关联性与逻辑性。跨媒介音乐创作需要严密权衡各个媒介之间的关联性与逻辑性,每一个艺术元素都需要与其他元素紧密结合,比如,严格把握声音和视觉的交互关系和变化逻辑,从而形成统一的艺术表达。其次是学生学习、运用多元创作模式的重要性。积累不同的创作理念,涉猎多元的创作模式,通过熟练的计算机技术运用来融会贯通各种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创作实践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创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可以极大地拓展创作思维与观念。最后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办学特色,合理规划并设计一套在知识结构上具有跨学科与跨领域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授课目标、任务与内容,创新授课模式。同时,在教学中应结合课程思政,正确引导学生的创作主题与方向,用崭新的艺术形式与视角创作蕴含中国优秀文化特征、彰显当代中国精神的跨媒介音乐艺术作品。

[李秋筱、王新宇系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副教授、博士;乔汉英系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2021级本科生。本文为2023省一流本科课程《电子音乐作曲》(G001A3072320)、2022年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虚拟音色生成与制作”(G001A3202207)、第二批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音乐工程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理论成果(1110X1992301)]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文学浸润心灵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