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苏州“绣郎”沈德龙绣出黄土地的《悠悠故乡情》——

一针一线,心灵与艺术的深度对话

王 慧    2024-06-06 12:23:54    新华日报

历时整整8个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沈德龙终于完成了绣架上的这幅名为《悠悠故乡情》的心血之作,从最初的灵感闪现到最终的艺术呈现,如同一场漫长的“修行”,倾注了他极大的心血。前不久,沈德龙带着这幅苏绣作品亮相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最终从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最高奖“百鹤金鼎奖”,实现了自己在该奖项上的“三连冠”。而沈德龙因其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荣膺“传统工艺大国非遗工匠”称号。

苏绣,素以精、细、雅、洁著称,山水、花鸟等是其传统的表现题材。然而,沈德龙的这幅《悠悠故乡情》却显得有些“独树一帜”,没有斑斓夺目的华丽色彩,也没有追求工笔画般的典雅清丽,而是将苏绣的精妙技艺与陕北的豪放粗犷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感。《悠悠故乡情》绣制了一位一辈子在黄土地上耕耘的质朴、敦厚的老人形象,画面中陕北老农黝黑的脸庞被岁月雕刻得沟壑纵横,但他的笑容极具感染力,洋溢着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生于苏州、长于苏州的沈德龙,缘何会想到创作这样一幅乡土题材作品?沈德龙说,自己曾多次踏访陕北采风,足迹遍布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黄土高原的壮丽、陕北人的敦厚、民风的淳朴,皆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张陕北老农的照片深深打动了沈德龙,由此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一是价值感,二是归属感。我们那个年代,父母都生活在农村,一生都和土地相伴。在这位陕北老农的脸上,我看到了我们父辈那一代人的影子,也让我找到了归属感——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始终勤劳坚韧、平凡而伟大。现在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但父辈的教诲和乡土情怀依然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始终激励我们前行。”

绣制一幅作品,不是简单的穿针引线,而是一次心灵与艺术的深度对话。为了让作品达到形神兼备的理想效果,需要反复试验色彩的搭配、明暗的对比、结构的设计,而看似寻常的人物细节——眉毛、睫毛、发丝、皱纹等,实则是最具挑战性的难点,运用到多种针法和组合。沈德龙坦言,“点睛之笔”的眼睛是最难绣的,人物眼睛是否传神,往往能直观地反映出刺绣者的水平。因为是学油画出身,沈德龙对于人体结构、色彩运用驾轻就熟。那段时间里,他眯着眼,捏着针,没日没夜地坐在绣架前,时而凝神苦思,时而飞针走线,“做刺绣这一行很辛苦,但作品出来的那一刻,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干苏绣这一行,沈德龙可谓是“择一事,终一生”。1990年,沈德龙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苏州刺绣研究所。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当时的他没有遵循传统,而是选择不打底稿,面对镜子用乱针绣法“画”了一幅自画像,没想到技惊四座,被刺绣艺术大师任嘒闲收为关门弟子,成为乱针绣的第三代传人。

沈德龙深知,一门技艺的生命力,正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升华。他不拘泥于传统,将西方的绘画技巧和刺绣巧妙结合,运用油画的配色法,以长短交叉的线条,层层叠加,逐层渗透,为苏绣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还独创了一套“三散针法”,让刺绣作品既有传统平绣的细腻柔润,又有乱针绣的悠远意境,赋予了作品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30多年间,《蒙娜丽莎》《千里江山图》《天籁》《神曲》《飞天》等一系列精美绝伦、各具特色的苏绣作品从他的手中诞生,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视角。

一针一线,毫厘之间,穿越几十年,沈德龙更是将自己的人生绣成了一幅精彩的“双面绣”:一面是推动传统苏绣推陈出新,自成一派的“苏绣大师”;一面则是在商海中乘风破浪,成为深谙经商之道的“绣商”。如今,他创立的苏绣品牌“古吴绣皇”,在全国遍布专卖店,已成为中国刺绣业的龙头企业。更为传奇的是,沈德龙的爱情也因苏绣而结缘——2003年,一位台湾客户慕名到沈德龙工作室参观,被他正在绣的一幅《贵妇人》深深吸引。之后,这位客户带着自己的女儿苏嘉莉到苏州,沈德龙抬头一看,苏嘉莉与他那幅绣品中的女子如此相似。就这样,一段因苏绣而起的情缘悄然生根。

在传统苏绣中,陕北人物一直鲜有涉足,《悠悠故乡情》的诞生,无疑是沈德龙在传统苏绣领域进行的大胆尝试,拓宽了苏绣的视野,探索了更多可能性。但这一创新性的尝试,也不免让人心生疑惑——这样“乡土风格”的作品,能受到市场欢迎吗?

“真正的艺术,是超脱于市场的。艺术品与商品的本质区别在于,艺术是情感的流露,是灵魂的对话。而我经营生意的目的,正是为了能够‘以商养艺’,创作出更多触动人心的艺术品。”在沈德龙看来,艺术的表达,贵在融入真挚的情感,“当观赏者透过《悠悠故乡情》,看到黄土地的古朴沧桑,读到父辈的血脉渊源,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就足够了。”

从青丝到银丝,沈德龙将毕生的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苏绣。从业几十年,他带出数百名徒弟,“苏绣这一行出师慢,很多年轻人耐不住寂寞,不愿意吃苦了。”令他深感欣慰的是,他的三个孩子都遗传了他的艺术天赋,女儿更是考上了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刺绣艺术系专业,“如果将来有一个能来传承,就很好了。”沈德龙说。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苏州,代代相传的苏绣令总书记感慨万千。总书记鼓舞人心的话语,也深深地激励着像沈德龙一样的刺绣“守艺人”。未来,沈德龙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不断将苏绣发扬光大,推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希望苏绣这朵东方艺术之花,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让全世界都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展陈接地气 非遗聚人气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