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少数民族戏剧:文化交流融合的鲜活例证

毛小雨    2024-06-06 12:15:22    中国文化报

近日,笔者到阳光明媚的云南观看了两个稀有的少数民族戏剧剧种,一个是来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章哈剧,一个是来自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匝戏,从这两个剧可以看出,中国的少数民族戏剧有着非常鲜明的形态和风格,体现了中国戏剧的多样性。

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提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中国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戏剧品类繁多,成熟的有20个左右,包括藏戏、壮剧、侗戏、傣剧、佤族清戏、彝剧、苗剧等,其所具有的鲜明的形态和风格,让中国戏剧更具多样性。作为中国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戏剧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而我们对于少数民族戏剧的探讨也需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域下进行。

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早年佛教东渐,出土于新疆地区的《弥勒会见记》反映出佛教戏剧传播的一种形式。《弥勒会见记》叙述了未来佛弥勒不平凡的一生,有吐火罗文本和回鹘文本两种版本传世。除剧本流传外,相关文献中记载西域地区还有演剧。藏文《于阗国悬记》记述了梵僧为帮助于阗王兄弟和解,恳请神祇搬演如来善行的戏剧。戏剧在寺院附近上演之时,国王兄弟二人前去观看,深受感动,言归于好。根据这一记载可以推断,一些戏剧随着佛教的东传而进入西域地区,在唐代或更早之前已经在西域地区被普遍接受。古代的西域地区是戏剧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节点,而且,这种戏剧交流不是单向输入。1986年,一位牧民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无意中发现了27件写于元代初期的文书,其中有《西厢记》抄本残页,长21.8厘米,宽27厘米,残存“倚定门儿手托腮,闷答孩地愁满怀,不免入书斋。倘冤家负约,今夜好难捱……”9列唱词,从文字内容来看,这是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中《仙吕调·赏花时》的部分内容。

元代是中国戏剧发展的黄金时代,元杂剧中蕴含了很丰富的少数民族元素,这些元素主要体现在由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反映少数民族的生活、塑造少数民族人物形象以及对少数民族音乐和语词的运用等方面。少数民族剧作家以汉语言文字进行的元杂剧创作,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包容性与文化的多样性。元代的少数民族杂剧作家有蒙古族作家杨景贤、女真族作家石君宝和李直夫等。杨景贤创作的杂剧很多,比较知名的有《西游记》《刘行首》;石君宝的代表作现存的有《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诗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其中最成功的当数《鲁大夫秋胡戏妻》。

现在流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戏剧剧种,受汉族文化影响非常深厚。比如,流传于云南大理地区的白剧,就是受汉族地区戏曲的影响而产生的。白剧除了有白族的艺术特征外,更多的是接受了吹吹腔的影响,由于吹吹腔与汉族的弋阳腔有渊源,且较多地保留了弋阳腔的特征,所以,白剧与弋阳腔尤为接近。有说法认为,白剧是汉族戏曲传入大理后,与当地的白族民间艺术相结合演变而成的。

傣剧的发展也同样与地方戏曲分不开。清嘉庆、道光年间,干崖(盈江)、腾越(腾冲)、南甸(梁河)至缅甸八莫,商旅来往频繁,经济贸易繁荣,成为当时集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于一体的黄金通道。北方皮影戏也随之传入干崖一带,并且影响了当地傣族的“转转唱”这一表演形式,从而奠定了早期傣剧的雏形。民国时期,傣剧进一步发展,当时的各勐司署遇有婚典、开印、春节或其他重大节日,都要举办盛大的演出活动,民间的大小村寨也纷纷组建傣剧班。这一时期增加了更多的傣剧剧目,比如《粉妆楼》《朗高罕》《盘丝洞》《汉光武》《王莽篡位》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的今天,人们愈发意识到,让少数民族戏剧保持其固有的特色,将使中国戏剧百花园更加姹紫嫣红。因此,未来我们仍应本着文化多样性原则,在文化的交流融合中来发展少数民族戏剧,让中国戏剧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展陈接地气 非遗聚人气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