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蒲剧演出“回娘家”

 朱  萌    2024-05-28 11:13:09    中国文化报

元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流传至今,故事中的普救寺所在地山西省永济市也因此充满浪漫色彩。“有情人相会西厢下,红娘喜把鹊桥搭……”近日,蒲剧《西厢记》在永济人民剧院上演,悠悠唱腔带观众入梦西厢。

“这是今年永济第三届蒲剧艺术节的一场演出。4月15日至5月19日,7个蒲剧团的25台大戏来到永济。”永济古称“蒲坂”,是蒲剧艺术的发源地,永济人民剧院总经理尹祥泰将此次演出称为蒲剧演出“回娘家”。

蒲剧也称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流布于晋南和周边的部分地区。“时至今日,蒲剧在永济繁荣依旧,本地百姓素来有‘宁愿不吃饭也要听蒲剧’的说法。”永济市文联主席杨孟冬说。

据了解,第三届蒲剧艺术节由永济市委宣传部、永济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深圳聚橙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永济人民剧院承办,旨在推进文化创新、弘扬传统戏曲,为群众献上精彩纷呈的艺术大餐。此次演出,既有河津市、稷山县、芮城县等运城本地的蒲剧团,也有来自临汾市的剧团。

河津市蒲剧团团长郑占东说,他们的演出包括传统剧目《窦娥冤》《香莲案》,也有新编现代戏《儿媳保姆》。在蒲剧艺术节期间,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等戏曲品类满足着不同观众的需求,为地方剧团弘扬蒲剧文化争取到了更多的舞台。

“我们采取10元、20元这样的惠民票价,像蒲剧《薛刚反唐》《麟骨床》等剧目的票早早就被抢空了。”票务中心工作人员说。

青年演员梁静是蒲剧《杨门女将》的主演,为了给戏迷展现精彩的演出,在永济的几天她每日照旧早起练功,每场演出都早早到现场化装。演出中,观众席爆发出阵阵喝彩,一声声叫“好”让她倍感振奋。

永济的蒲剧演出有“戏毕清唱”的传统,临汾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也入乡随俗,在最后一场演出后安排了4位演员清唱。该团团长白云山说:“我们在其他地方也会遇到戏迷要求返场的情况,但像永济这样成为固定习惯的非常少见。我们深深感受到当地戏迷的热情。”

地方剧种传播不易,在永济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蒲剧艺术节为众多仍在坚守传承的蒲剧院团打造了一方舞台。据统计,前两届蒲剧艺术节共有12个蒲剧团体轮番登台,为观众带来47台大戏、50余场演出,吸引了5万名观众走进剧院。

今年的蒲剧艺术节还安排了蒲剧公益大师课、儿童戏曲体验等活动,用多种方式将蒲剧艺术介绍给更多市民。永济市春雷幼儿园连续3年主动与剧院合作,在艺术节带领孩子们观看演出,并在演出结束后聆听演员讲解戏曲知识。

永济市文化馆馆长冯常宏介绍,近年来,永济不断加强蒲剧档案收藏管理,让有关蒲剧文化艺术的信息资料得到更好保存。

在永济人民剧院和其运营方深圳聚橙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规划中,蒲剧艺术节将持续输出丰富、有深度的内容,唤起年轻观众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关注,打造多层面的蒲剧殿堂。尹祥泰说,剧院希望把蒲剧艺术节办成丰富多彩的艺术交流和文旅融合的平台。

永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朝霞表示:“历经多年,蒲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晋南地区,对晋陕豫甘等地区也有着巨大的戏剧虹吸效应。未来,我们将持续传播蒲剧文化,为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添砖加瓦。”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名联咏名山”系列活动在广东启动
下一篇:艺术常伴山村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