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演艺新空间应进一步强化戏剧本体力量

罗 群    2024-05-24 11:35:21    中国文化报

一段时间以来,演艺新空间的概念备受各界关注,北京、上海等地分批授牌了多处演艺新空间。演艺新空间创新探索“演艺+”新体验、新场景,通过以戏剧为代表的表演艺术联动多种业态,带来可观的市场收益。同时,演艺新空间善于突破传统观演关系,在戏剧艺术的文化功能、边界延展等方面,也留下诸多值得探讨的课题。从不同的演艺传统、文化视角观照演艺新空间很有必要。

演艺新空间的形态非常丰富,可以创新运营传统小剧场,可以开放扩展传统剧院的公共空间,可以在老戏楼、会馆中上演具有新活力的作品,也可以在街巷中、胡同里与戏剧邂逅。目前,演艺新空间尚无统一定义,但业界已经围绕演艺新空间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足以概括演艺新空间的一般特点。无论酒吧、餐厅还是写字楼、商圈,相较于传统剧场,演艺新空间总是与观众的日常生活更贴近;无论是音乐剧《阿波罗尼亚》搭建的实景酒吧,还是音乐话剧《边城》对剧场周边空间的高效利用,演艺新空间总是大胆突破传统镜框式舞台的局限,强调沉浸感、参与感。

暂时搁置商业模式创新而将目光聚焦于艺术表现层面,演艺新空间究竟有多“新”,与观察、思考的角度有关。基于西方写实主义的演剧传统,演艺新空间比先锋戏剧等走得更远,在剧场选址、舞美设计、演出方式等许多方面更为彻底地打破了“第四堵墙”,戏剧与观众的距离似乎近得前所未有,其新意不言而喻。然而,倘若站在中国古典厅堂式演剧模式的角度来看,近距离观演、交流,将观演行为放置生活情境中,在情感节奏、心理空间上与观众高度贴近、形成默契,其实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传统。演艺新空间在目前现代化、城市化之整体状貌的基础上,试图重构艺术、戏剧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关系,其阶段性成果与进一步诉求恰恰在某种层面上表现为对本土传统的呼唤与回归。

这样的看法并非有意削弱演艺新空间的创新特质和独特价值,相反,在适当且必要的时刻为传统精神注入时代气息,需要眼光和智慧,让戏剧艺术与当代日常生活再度建立紧密关联,对戏剧长期良性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对于即时性、在地性强,空间属性与行动色彩浓重的剧场艺术来说,“镂于金石,琢于盘盂”并不现实,观众主动观剧意识与习惯的培育、延续非常重要。如果采信一些新潮理论家所谓“观众的观看行为界定了戏剧”的看法,那么,认为观众主动观剧意识关乎戏剧发展命脉,也不为过。不少从业者、专家呼吁用中国当代经验重构中国戏剧,在这条征途上,让人们乐于走进演艺场所应当是题中应有之义。当演艺新空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观剧门槛、弱化了观剧行为的仪式感,让戏剧更加贴近普罗大众,演艺新空间意义上的“剧场”就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用来承载戏剧表演的物理空间,而是艺术行为、艺术作品相互作用的共享空间,是连接艺术、戏剧与人的某种“磁场”。

人们对新鲜事物总是怀有好奇心和跃跃欲试的冲动,一如刚刚拿到驾照的人往往喜欢开车兜风,并非有什么目的地,兜风的过程就是快乐所在。然而有的时候,目的地何在非常重要。当大量观众涌入演艺新空间,其间上演的作品究竟成色如何,就是一个值得慎重考量的问题。

源自当今社会生活方式发生的深刻转型和随之而来的整体文化生态沿革,交叉融合、边界模糊愈发成为当今艺术生产、传播的共同特点。近年来,各种沉浸式娱乐项目日益流行,在注意力经济的背景下,这些新兴的沉浸式娱乐项目不断与传统的艺术形式、娱乐方式争夺受众。演艺新空间中的不少作品顺势而上,深度呼唤观众参与,鼓励游戏、互动,让观众能够在欣赏戏剧的过程中获得在其他艺术活动中不易获得的差异化体验,观看与表演渐有融合之势,观众在戏剧观演中的主动性日益增强。然而,当观众的个人选择、个人叙事过多地叠加在戏剧世界之上,创作者的表达意识是否会被稀释?这样的戏剧还是不少文学家心目中,堪与时间、命运、不确定性对抗,作为精神与灵魂之会餐的戏剧吗?也许,与观剧的仪式感一同被弱化的,还有戏剧的传统概念乃至戏剧的主体性自身。

作为人类古老的艺术形式而绵延至今的戏剧,是人类生活经验、情感价值的凝结与沉淀,是创作者主体精神、生命体验的表达与投射,其独特的综合性、在场性带给人们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强烈心灵震撼与情感慰藉。戏剧艺术当然需要与时俱进,但我们没必要投入过多热情将其与沉浸式娱乐项目等较量谁更“沉浸”、谁互动感更强,反而需要发挥戏剧的传统优势,有力继承千百年来的艺术传统,让戏剧继续肩负起文化启迪、滋养、引领的使命。时下,许多演艺新空间积极面对娱乐型消费者,打造适应性广泛的文旅“产品”,然而戏剧就其本质而言,称之为“作品”或许更为适宜。满足用户需求是一款产品的第一要务,而作为艺术作品,更需要强调其表达意识和文化品位,这也符合目前一般大众对戏剧的理解和期待。戏剧一旦让观众产生形式大于内容、体验大于内涵、噱头大于实质的感觉,就相当于“自废武功”,把原有的观众推向了其他地方。对于演艺新空间来说,如何平衡好作品与产品的关系,考验创作者和运营者的智慧。长期来看,在形式创新之外,独特的创意、优质的内容以及必要的思想容量,仍是演艺新空间的核心竞争力。热闹过后,故事、人物、情感能够在观众心中存在很久,在未来的某一个瞬间荡起难以言喻但深沉久远的涟漪,那才是戏剧的力量、艺术的力量。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戏剧的方式滋养和传播文化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