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有个老剧种,历史长,剧目多,被誉为“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听过的观众“都说好听”。常人眼里,这样的剧种一定如日中天,实现了繁荣发展。但是,情况并不乐观。演出效益下滑的同时,剧种所属的院团(被称为“天下第一团”)也面临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甚至一些经典戏,时至今日已经鲜少有人能熟练掌握。这是一件让人极为惋惜的事。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这个剧种在外地的盛名。每年都有港澳地区或者国外文化机构发来邀约,邀请这一剧种到当地演出。有国外文化机构工作人员解释,经过查阅资料和多方打听,发现这一剧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能充分体现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
墙内开花墙外香,古老剧种能在国际舞台获得关注,是中华文化走向全球的有力证明,同时也给内地文艺院团提了醒。那就是,自家的宝贝,得想方设法保护好、传承好。
戏曲艺术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具体到观众层面,戏曲是民族文化的动听乐章,是展示民族文化精髓的生动载体,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国际舞台直接且有感染力的表现形式。
这些年,国家层面对戏曲艺术的发展非常关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就剧种普查、剧本创作、人才培养等问题作出部署。可以说,这一政策对于很多地方文艺院团而言,可谓“久旱逢甘霖”,起到了及时雨的作用。
但是,戏曲院团问题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解决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事。有什么问题呢?有了本子,没演员;有了演员,缺导演;导演来了,发现剧场等不达标。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出问题。有没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呢?答案是有的,就是没有钱。为什么没有钱?因为演出没市场。
戏曲艺术的市场问题,这些年可谓反反复复谈论,日日年年研讨。就像文首提到的剧种一样,为什么在国外广受期待、演出引发热烈反响的剧种,在本地反而“水土不服”?是因为看得太多审美疲劳?还是内容陈旧导致观众压根不感兴趣?
好戏不应止于“名声在外”。好戏称得上好,首先得征服本地观众。如果本地观众看得少,或者认为“不好”,只能说明保护传承的功夫没有做到家,宣传解读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剧种这棵大树要百年、千年生长下去,离了树根所在的土壤是不可能的。
怎么提高剧种的名声?想尽一切办法走近年轻人、走近互联网,或许能有一个答案。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