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文艺评论应发挥好“翻译”和“摆渡”作用

胡一峰    2024-04-19 11:39:17    中国文化报

文艺创作总是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有关,文艺评论同样如此。中国文艺自古以来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文艺评论也肩负着以道衡文、鉴艺释道的任务。近代以来,中国文艺作为民族救亡的重要力量,发挥着号角和投枪的功能。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左翼文艺运动,从延安文艺到新中国文艺,我们都能看到文艺评论指引创作方向、辨析文艺思潮的身影。尤其是在党的文艺理论和方针政策的解读方面,文艺评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翻译”作用,涌现出了周扬、夏衍、陈荒煤、张庚、马少波、钟惦棐等一大批著名文艺评论家。他们结合中国文艺实际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把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艺方针政策及其内在含义转化为作家、艺术家熟悉的艺术语言。同时,总结提炼创作实践的经验和问题,加以理论概括后,形成政策性思想观点,及时充实到党的文艺理论和方针政策体系之中。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大众化、推陈出新、“双百”方针、“二为”方向等抽象的文艺理论、宏观的文艺政策,转化为具体的、微观的创作指导,进而在创作者的实践中成为精彩纷呈的文艺作品。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2016年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2021年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给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家致信回信,并就文艺领域的重要问题作出针对性指示批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艺篇。党中央印发《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宏观层面对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政策安排。这一系列文艺理论新成果和文艺政策新规划,对新时代文艺产生着根本的、长远的影响,是当下文艺创作者、从业者的必修课。创作者能否加以正确理解和掌握,直接关系到文艺创作的质量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文艺评论切实担当新时代文艺理论政策“翻译家”的工作,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研究阐释其中关于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文明、文艺与核心价值观、文艺与市场、文艺与科技、文艺与对外交流、创作与评论、传承与创新、从艺与做人、队伍与行业、风气与生态等重要论断和原创性、原理性观点,将理论和政策层面的规范性、指导性要求转化为创作实践层面的应用性、实操性办法,推动创作者“从我出发”学习领悟,“因艺制宜”转化运用,以真理之光、政策之力滋养创作园地,使之结出累累硕果。

如果说,确立“翻译家”的身份,是着眼于文艺评论与理论政策、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建构,那么,强化“摆渡人”的角色,则是对文艺评论与创作成果、欣赏消费之间关系的审视。在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文艺作品在被欣赏和消费之后,才算真正完成。创作成果的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实现,与欣赏者、消费者的审美水平有着直接关系。正所谓,对于没有乐感的耳朵,再好的音乐也没有意义。不可否认,一个人的艺术感觉、艺术品味受先天禀赋的影响,但更与后天学习修为有关。在这场以艺术为名的修炼中,需要经常进影院、泡剧场、逛展览馆,浸入式地得到艺术熏陶,增长艺术经验,也需要多阅读文艺评论,开阔视野、增广见闻。文艺评论素有“运动的美学”之称,是在一定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指导下对创作及其成果的评析,既包含“好不好”的价值评判,也包含“为什么”的论述阐释。有的文艺评论为了说明观点,还会把作品放在艺术史的框架内加以定位,与相近门类、主题、题材和手法的作品进行多向度比较。这就为欣赏者、消费者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作品提供了说明书和参照系,使其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由“一个”而知“一类”,更好地乘坐艺术之舟“摆渡”到审美的彼岸。既然是“摆渡”,自然包括双向往复。文艺欣赏者、消费者的反馈无疑又为评论校正言说方式提供了可能。

“翻译家”和“摆渡人”对文艺评论从业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从业者提升理论素养和政策执行能力,善于历史地、宏观地认识文艺,将其放在大局下思考和把握,注重对规律的探索和对趋势的捕捉。同时,从业者必须深入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现场,既要关注重要作品并给予及时客观的分析,又要对呈现出来的情况保持动态观察,从较长时段的文艺发展和跨艺术门类比较中,洞悉行业变化的深层动因,还要及时掌握文学、艺术学以及传播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汲取学术智慧,拓展评论思路,丰富概念工具。此外,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文艺评论必须重视并运用好网络这一利器,从中获取关于文艺作品的多样化评价,用评价的大数据分析、验证和修正个体评论家的判断,使评论更加全面公正。考虑到“网络原住民”在创作者中的比例不断攀升,对于当下及今后的文艺评论而言,仅仅用个别网言网语作点缀已远远不够,必须用专业的眼光、严谨的态度,认真研究不断涌现的网络语言,去粗取精、择善而从,将其转化为内涵稳定、指向明确、沟通有效的评论术语。这也有助于在评论与创作的良性互动中铸就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高峰。

(作者系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黄梅戏新作出经典 仍需深深扎根基层
下一篇:让古老杂技文化既火又“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