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非不喜欢戏曲,而是昔日戏曲的打开方式出现了问题。”“原来戏曲不仅很专业、很艺术,它也可以很可爱、很时尚。”近来,随着戏曲这一古老而厚重的艺术形式牵手新媒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以交互性、实时性和多样性为特征的新媒体,不仅拓展了戏曲的生存空间,丰富了戏曲的传播路径,更重塑了戏曲传承与转化的话语表达,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的生机。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传播方式、内涵解读和传承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和隐忧,亟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一,普及与深耕:不能仅仅停留在大众化普及层面而止步不前。
从舞台表演到方寸之间的屏幕展示,从容纳成百上千人的剧院扩散至亿万网民触手可及的虚拟世界,这一转变无疑是戏曲艺术在时代变迁中求新求变的重要尝试。目前,传播者往往通过线上直播演出、短视频片段分享、在线教育课堂、社交媒体互动等方式推广传统戏曲,在大众化普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深度传播、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传播方式单一、内容同质化严重、忽视深度用户培养等问题依然广泛存在,新媒体的效能也无法充分释放。观众经常出于猎奇的心态,更多地关注技术迭代下的新鲜体验,而非戏曲本身的艺术价值。若是止步于此,用新媒体传播戏曲艺术就有可能沦为浅尝辄止的表面功夫。
新媒体不仅是一个提供展示戏曲风采、科普戏曲常识的窗口,更应该是一个引导者和启迪者,帮助广大用户理解并深入探索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体会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普及工作应当逐步过渡到深化认知和培养审美情趣阶段,使用户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求,唤起主人翁意识,引发人们从新媒体平台走进剧场、走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切实体会现场更直击人心的感觉,体会作为综合性艺术的戏曲中内蕴的文学美、腔调美、服饰美、表演美、意境美、圆融美,领略戏曲艺术“以形传神”“虚实相生”的美学境界。这亟需既懂戏曲艺术又懂新媒体技术与传播逻辑的人才,在普及与深耕中探寻戏曲艺术的新媒体创新发展之路。
第二,快与慢:过度的碎片化传播可能暗含使戏曲艺术沦为快消品的风险。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戏曲的碎片化传播已然成为常态。在短视频里,经典作品、唱段、花絮往往被切割、裁剪成一个个短小、精彩的片段,从而适应快节奏的信息传播方式,帮助用户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虽然这种做法显著提升了戏曲艺术的传播效率和普及度,但由于视频内容被拆分得过短、过碎,无法表现戏曲的完整情节、起承转合、人物关系和艺术深度,使得戏曲艺术容易被简化成一个个孤立的艺术碎片,这也暗含了将戏曲艺术“降维”为即抛式娱乐产品的风险。
同时,在新媒体背景下,戏曲短视频的推送往往依赖于算法推荐、用户个人偏好以及社交网络的同质性等逻辑,这些机制将导致信息茧房的形成,进而使得用户接触到的内容愈发单一和同质化,如很多观众只选择看炫技、耍花活的短视频内容,这类短视频可以为其带来即时、短暂的视觉冲击与娱乐效果,满足其猎奇心理,这虽然无可厚非,但也确实会遮蔽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所应有的厚重感与连贯性,使受众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欣赏戏曲的完整艺术形态,不利于戏曲文化的深层次传播。
因此,在享受新媒体带来的便捷和趣味的同时,也需要给戏曲艺术完整和深度的表达留下足够的空间,处理好“快”与“慢”之间的关系,这是新媒体语境下创作者、传播者需要深思的问题。这不仅需要算法的不断优化,也需要创作方、用户方、监管方、投资方等多方形成合力,争取在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与传播内容的完整性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
第三,商业与艺术:警惕在资本、商业裹挟下走向异化发展的误区。
借助直播、短视频、社交平台等新媒体工具,戏曲艺术得以跨越地域、年龄、社会阶层的限制,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为传播者带来了可观的流量,这也导致一些以短平快的内容迅速实现流量变现、获取高额回报,而罔顾视听内容的品质与价值导向的现象出现。近年来,在新媒体平台上,“魔改”“恶搞”传统戏曲的现象时有出现,对戏曲的良性传播造成了一定影响。
前有某网红“魔改”黄梅戏《女驸马》,性感“夹子音”配合矫揉造作、挤眉弄眼的神态,解构了黄梅戏抒情见长、韵味丰厚、通俗易懂的独特艺术魅力;后有某视频节目将戏曲盔头中的冠“魔改”为“丧葬风”的头饰,美其名曰对戏曲服装的创新;还有为博人眼球、赚取流量,将戏曲风妆容、服饰风格与比基尼造型混搭摆拍、走秀,以中西合璧的噱头异化传统艺术……诸如此类伤害传统戏曲的现象和行为可谓层出不穷。“黄梅戏”不是“黄戏”,戏曲服饰承载的是传统文化,是“宁穿破,不穿错”的职业精神与艺术风骨的体现。“戏曲+”是戏曲携手新媒体的新机遇,但绝不意味着戏曲是可以随意拿来“拼贴”“恶搞”“魔改”的,不能打着跨界融合与出奇出新的旗号夹带私货,将戏曲异化为“四不像”。
戏曲历经千年的积淀与发展,深刻体现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戏曲作品对于善恶、忠奸、正邪、美丑的伦理批判,对于“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精神的歌颂,使其自古发挥着重要的道德教化作用。所以,如若任由利欲熏心者利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如今,在新媒体语境下,我们需要将传统戏曲的精神意蕴与时代精气神相贯通,将之寓于戏曲千回百转的唱腔与朴素直白的道理中,而不是让金钱与流量蒙蔽双眼,过于追求流量而刻意求奇、打造视觉奇观、抽空精神价值,这也是戏曲传播者需要持续深耕与着力的地方。
总而言之,戏曲的新媒体之路要在处理好普及与深耕、快与慢、商业与艺术等多重关系中找到发展的新路径,让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新媒体真正成为助力传统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强大引擎。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