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无戏不成年。”龙年春节期间,广东广州粤剧院先后在广州、东莞、茂名、湛江等地开展60余场春班演出,惠及观众近10万人次。与往年相比,广州粤剧院龙年春班显现出新面貌、新生态、新气象。
广州粤剧院下辖的广州红豆粤剧团春班从2月13日起开始下基层,一直演到2月27日。广州红豆粤剧团团长陈振江表示,近年来,随着国潮热不断升温,传统戏曲重回大众视野,粤剧也不例外。“粤剧春班演出一直是基层群众在春节期间期盼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场演出观众热情都很高。我们的演出一般晚上8点才开演,但常常下午3点开始就有村民来‘霸头位’。”陈振江说。
国家一级演员、广州粤剧院下辖的广州粤剧团团长陈健超也深有同感。他说,近年来,网络媒体的兴起让粤剧传播变得更为活跃。今年春班,观众纷纷用手机记录演出现场,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将精彩瞬间分享到网络上,助力粤剧传播推广。
为配合广州市“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系列活动,广州粤剧院除了一如既往地送戏粤西地区,同时在广州市内安排了多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如正月初二至正月初七,广州粤剧团和广州红豆粤剧团先后在江南大戏院、南方剧院、广州粤剧院红豆厅等剧场上演了《隆平稻香园》《素馨花环》《屈原》和折子戏专场。而在北京路步行街为“广府味·幸福年”系列活动演出经典粤剧折子戏,共演出20场。演出不仅得到了众多老戏迷的支持捧场,还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观赏。一位来自省外的观众说:“有了字幕的提示,就算听不懂粤语也不要紧,观演过程很享受。”
陈健超介绍,随着网络传播的增多,更多年轻人关注到粤剧,甚至形成了一个追戏的新戏迷群体。他们热情极高,不仅在城市剧场看戏,更有人跟随剧团春班演出日程,奔赴各个乡村戏台,追他们喜欢的演员和剧目。这让演员深受感动,演出也更投入。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老师彭馨妍就是一名追戏人。她先后跟随广州红豆粤剧团前往东莞、茂名市电白区树仔镇旦海村、化州市笪桥镇高志塘村、湛江南三米粘坡村演出,并围绕粤剧演职人员在春节期间下乡演出的日常工作展开调研,被粤剧从业者与艺术家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她看到,演员经常忙到将近下午5点才能匆匆吃上几口饭菜,然后开始长达一两个小时的化装与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她记得演员莫燕云在演出《穆桂英大战洪州》后短暂卸下武戏服饰配套的头饰时,额头上留下的那道深深的印记。她忘不了艺术家陈韵红在生病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出演《珠水琴心》《睿王与庄妃》,多次在上场前强忍住咳嗽的场景。“无论在台下身体多么欠佳,一旦走上舞台,陈老师的表演永远都是那么投入、深具艺术感染力,真正体现了‘戏比天大’的艺术追求!”彭馨妍说,粤剧的传承离不开这些日复一日努力、勤奋、敬业的演职人员、从业者与艺术家,他们的艰辛付出时刻激励着她。
许多青年村民成长为爱看戏的“接班人”。“90后”村民小谢说:“我爸妈都喜欢看粤剧,我小时候最爱跟他们去村口看大戏,甚至新衣服都要留着看大戏的时候才穿。”
春班演出拉开了广州粤剧院龙年的演出大幕。2024年,广州粤剧院将趁热打铁,推出一批精品佳作。4月23日,广州粤剧院将全新推出大型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以卢眉娘这一真实人物为原型创作,通过她极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将广绣传说首次搬上粤剧舞台。红线女大剧院及其附属的红豆厅将正式投入运营,引进更多优秀剧目。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