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剧演员陈丽君参加某知名综艺节目录制的消息引发关注。陈丽君主演的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以其具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和创新表达而广受称赞,戏曲演员参加颇具话题性、关注度的综艺节目也进一步令戏曲从戏迷票友的圈子中突破出来,进入大众文化视野,社会各界、行业内外的热情关注,让戏曲的传承创新这一老话题再次引发新的探讨。
从历史中一路发展而来的中国戏曲艺术无疑有着很深的传统烙印。在戏曲界,一直有不少从业者和观众追求“原汁原味”的传统。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是诞生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并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不断积淀而成的。比如,传统戏曲舞台“一桌二椅”的布置、袍带戏服装不细分具体朝代等习惯,就与当时戏曲团体的运营方式、成本控制以及剧场舞台的大小、交通运输的条件等密切相关。鉴于此,在各方面条件大为改善的当下,我们是否还有必要坚持舞台布景、服装等各方面元素一仍其旧,值得商榷。笔者认为,与其追求“酷似传统”,不如积极弘扬戏曲艺术中的传统布景和服装所蕴含的美学主张、美学理想更有意义和价值。
站在当代语境讨论传统,有时候难免会较多地强调传统的整体性、系统性,而忽视其历时性、发展性及其内部包含的差异性、复杂性,导致将丰富的传统挤压成一个扁平化的概念。事实上,要想真正认识传统,辩证地继承传统,首先应当厘清其内部的丰富状貌。仍以戏曲来说,史料所载百余年前戏曲的演出形态、方式、内容之于当下,当然属于传统之列。但与元杂剧相比,百余年前的传统又是多么年轻、多么富有新意。100年前的传统与800年前的传统并非同一个传统,前者很可能属于重大创新,站在今日的视角回望,创新精神本身就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继承传统的问题,这种精神特质不能忽视。传统并非僵化的铁板一块,也非变动不居、无法把握,考察传统中的新变,更应注意到变化中的不变,那些经过历史不断淘洗而沉淀下来的审美理想、创作经验等,有着通向未来的前瞻性与生命力,成为衡量一门艺术发展现状、创作水平的重要价值尺度、美学尺度和技术尺度。
传统的意义不只是作为史料的存在,而是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时时参与构建、形塑着当代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经由继承、转化与发展而在当今的艺术创作生产中不绝如缕、绽放光彩。在这个意义上,传统并非自在自为,而是必须经过现代的发掘与检视;对传统艺术的真正继承不是将其原模原样地收入博物馆、档案馆,而是要在与当代的对话中,激发传统艺术的活力,不断收获新的知音。任何艺术形式想要高质量发展,都不能对当代生活失语,不能与当代观众隔阂。传统艺术必须是“活”的。
作家汪曾祺曾表示:“所有的戏曲都应该是现代戏。不论是经过整理加工的传统戏,新编历史题材戏,还是现代题材的戏,都应该具有当代的思想,符合现代的审美观点,用现代的方法创作,使人对当代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在笔者看来,凸显戏曲的现代感、当下感,思想内容、价值追求与时俱进是关键所在。传统戏曲的文本系统及其体现的价值观念,应该与音乐声腔、表演系统适当剥离、辩证看待,戏曲观众对传统戏的声腔、表演百看不厌,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传统戏的剧情内容等完全满意,《红鬃烈马》《游龙戏凤》等不少传统戏都在剧情内容层面遭遇过年轻观众的质疑。因而,传统艺术形式的当代创作要善于甄别、有所取舍,在精神、思想层面接通传统与当代。比如,京剧《母亲》塑造了一位“站在党旗后面的伟大母亲”,这位母亲有着同时期女性少有的觉醒意识、自我意识和热烈豪放、大胆叛逆的性格,既充分彰显作品的思想主题,又能与当代观众对话共情。
与思想主题方面的布局谋划相比,表现形式的变化往往更容易被观众直观感知。自开创国内沉浸式戏曲演出先河的昆曲《浮生六记》问世以来,传统戏曲打破固有观演关系、探索全新表现形式的努力不曾停歇。如果说戏曲与博物馆联动合作、驻场演出仍与普罗大众存在一定距离,那么,将戏曲舞台放置在热闹繁华的商圈或景点中,则实现了与观众的进一步“亲密接触”。在这方面,北京、上海等地都有过诸多成功实践。也许,这类演出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戏曲作品,但其探索了戏曲走向更为广阔的城市空间与市民生活的可能性,追求建立戏曲与更为广泛的受众间的紧密联系,仍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传统戏曲的传承创新、进一步打开局面而言,新的媒介形式也是可供利用的重要资源。这方面,许多从业者已经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探索,也有不少论者分析总结经验做法。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的刘浩洋就曾撰文表示,移动互联网平台分发机制创造了对分众更加宽容、便于各种文化群体间相互“破壁”的良好氛围;互动性、即时性等戏曲艺术的原生魅力在互联网上以弹幕、评论、留言、连麦等形式得以“复现”;戏曲的本体仍然以传统剧场的形式为其爱好者所欣赏,而它的文脉正以全新的风姿与这个时代发生深刻的交融。
回望过去,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电影《定军山》,彼时,电影是极为新潮、前卫的艺术、媒介形式。放眼当下,众多戏曲作品、戏曲人用实践表明:许多东西不一样了,但那份精神、气度与眼光没有改变,也不应改变。有守住根基的本领,也要有大胆创新的果敢。在一定程度上,只有大胆创新,才更能守得住根基。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