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云中眠,手持笔如椽。肩上墨似金,天幕作画卷。中国是造纸术的发源地,早期的纸篇幅不大,到了唐朝也就三四十厘米大小。清朝出现了丈二、丈六大纸,据说开始并不是用于书画。新中国成立后,宣纸逐渐做大,这对著名书法家李士杰来说如鱼得水,他从八尺、丈二、三丈三写到四丈宣,在巨幅宣纸上挥毫泼墨神采飞扬,方能彰显其艺术张力,写到忘情处,恨不能扯下天幕一角作画卷。
从浮光掠影到潜龙腾渊
20世纪50年代初,李士杰出生在淮北大地上,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年代,家里还是供他读完了初中。在当时算是有文化的人了,为家里和村邻写春联的任务就落到他的肩上。为了应付写毛笔字的差事,李士杰也常常临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等能找到的字帖,这奠定了他走上书法之路的基础。从部队回到家乡工作,身边有一些书法朋友,让他经常受到书法的熏陶。来到省城工作,李士杰有幸经常被邀请参加书法展览,这段时间基本是被书友、书协推着往前走。真正有压力有动力是他担任安徽省书协主席之后,书法水平亟待提高,于是他痛下决心从几个方面入手迎头赶上。
学书知书,培根铸魂。书法与中国字浑然一体,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傲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从某个方面说,书法是中国人精神所倚、审美之魂。我们的前人“敬天惜字,崇儒重书”,明清时期各地建了多处字库塔,写过字的纸不能随意丢弃,需集中起来放到字库塔焚烧。李士杰说,了解了书法的地位,对书法怀敬畏之心,心中有目标,就不会三心二意、半途而废。
见贤思齐,转益多师。傅雷对黄宾虹评价甚高:宾虹广收博取,不宗一家之派,浸淫唐宋,集历代各家精华大成,构成自己面目——石涛以后,宾翁一人而已。博采众长、融于一炉是通向艺术高地的必由之路,李士杰深谙此道。他利用自己与书法界人士联系广泛的优势,多次求教于全国著名书家李铎、申万胜、刘宏彪、张旭光、周俊杰、刘文华、曾来德等诸位先生,有时带上自己的习作不畏路途遥远上门聆听教诲。安徽省书法院的几位老师评点其作品,成为他们工作的一项内容。俗话说见多识广,见得多了,听得多了,潜移默化,书法水平自然而然上一个台阶。
抓住要点,触类旁通。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博大精深。学习得法,事半功倍;不得法无从下手,事倍功半。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哪些是学习书法的要领?李叔同将一幅作品划分为章法50分,字35分,墨色5分,印章10分。宗白华说过,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笔有朝揖,连绵相属,气脉不断。这后面说的应该是章法。赵孟頫语重心长: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因而,章法、笔法是应该抓住的“牛鼻子”。主要问题解决了,细枝末节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凡事不做则已、做则必成是李士杰做事的座右铭。书无百日功,不可一日空。李士杰只要不外出,一般每天上午、下午都会抽出两三个小时练字。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他的书法水平有了长足进步。端庄而不失灵动,大幅作品跻身全国一流行列。
秉初心不改,愿翰墨飘香
心有灵犀,闻风而动。李士杰当过兵,打过仗,从过政,经过商,这一切都是服从党的安排。初中毕业投笔从戎,回到地方在机关工作多年,按组织安排创办企业。党的十八大以后,他敏锐感觉到党中央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自己爱好书法,创办企业有了一些资金积累,决心凭一己之力为书法事业添砖加瓦。他的想法得到有关领导和组织的认同,由安徽省文联报告,经中国书协发文同意建设中国书法标志性建筑——中国书法大厦。中国书法大厦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宗旨:根植传统,弘扬书法,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建立以来,在中国书法大厦这个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弘扬书法事业的大戏。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几年来,中国书法大厦举办了不同类型的展览,协办文化部文化资金项目“长江颂·长江流域百名书法名家作品巡展”,中国国家画院“千秋伟业——书法名家作品展”“和顺致祥——篆刻名家作品展”,国际书法邀请展,中国书协理事展,北京冬奥会美术大会书法作品巡展,“欢歌二十大·喜庆卯年春”全国书法名家春联展,全国各省区市书协主席书法作品邀请展全国巡展,全国书法院书法作品联展,长三角三省一市书法院作品联展,沈鹏先生书法作品展,曾来德先生书画艺术作品展等数十次展览;举办了“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赛,与安徽电视台合作举办了电视书画大赛,与安徽省少工委合作举办了“党是阳光我是苗”少幼儿书画大赛等赛事;到老区、社区、科研单位、部队、公安机关送文化、写春联;独家出资1500万元建设石台县文化馆,李士杰亲自去文化馆辅导小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建立太平湖、巢湖、石关中国书法大厦书法创研基地,建立巢湖书法院、石台书法院,资助海军航空兵某部设立图书馆,为安徽省16个市及高校书协资助工作经费。多年来,李士杰无偿投入用于书法方面的资金(包含建中国书法大厦)不少于8亿元。加强与外省书协、书法院的联系,经常“请进来”“走出去”,交流工作相互学习。
汇聚细流,方为江海。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李士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发展书法事业为抓手,以无私的胸怀开民营资本从事书法事业风气之先,脚踏实地,奋勇向前。他深知民族文化、书法事业是千秋伟业,中国书法大厦只是融入各方力量、各路人才浩浩洪流中共襄盛举。他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势不可挡。
(作者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第五届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委巡视办原主任)
(《人民周刊》2024年第2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