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考察调研,在古文化街察看节日市场供应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等情况。
一条老街,汇集了大批老字号店铺,还有大量人文景观、历史景观以及独特民俗风情,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流淌着中华文脉传承发展的活跃印记。
2019年1月,上一次在天津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北区民族路的梁启超旧居,结合展板听取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情况介绍。他指出,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一份始终如一的情怀。
这些年,北京前门老胡同、广州永庆坊、潮州牌坊街、福州三坊七巷、拉萨八廓街、山西平遥古城、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一座座古城老宅、传统街区,都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
“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
20年多前,习近平同志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时写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2021年3月,正在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州。走在游人如织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总书记再次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这份情怀,源自沉甸甸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深情地说。
神州大地上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指出。
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是为当下计,更是为长远谋。
这份情怀,饱含着对保护与发展的深邃思考。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处理新与旧、拆与留、改与建的关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呵护好“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积极发展“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从“保下来”到“活起来”,古老的历史文化街区才能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文脉如水,文化浸心。今天的天津古文化街,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中国味、文化味、年味满满。漫步其中,历史与当代相得益彰,讲述着过去,见证着现在,孕育着美好的未来。生生不息,奔涌向前。
策划:杜尚泽
撰文:梁冠群 李淙原
编辑:余秋雨
校检:朱利
摄影:新华社记者 燕雁
视觉:赖向东 毕晓洋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