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苏区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

周艳红    2024-12-16 10:47:30    《人民周刊》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的精神积淀,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长盛不衰的精神密码。苏区精神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精神在苏区时期的时代表达。

一、苏区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苏区时期的时代表达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包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民族精神一方面为苏区精神的内涵生成与价值彰显奠定了精神基础,另一方面则为坚定“四个自信”增添了底气,成为中华民族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中华民族从来就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何谓“爱国”?我们不妨从对“國”字的解读中寻找答案。在古汉字中,“國”字的组成中有外面一个大“囗”和里面一个小“口”,这两个口,意思是不一样的。外面的大“囗”字读wéi,意思也是“围”,即圈子、范围,象征着国家的疆域和边界。里面的小“口”则代表城邑。“戈”代表的是士兵或军队,他们承担着保卫国家的土地、城邑和边疆的责任与使命。而“一”,则表示土地,象征着国土,是农业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的生存之本。上述的大“囗”、小“口”、“戈”还有“一”等因素构成国家的“國”字。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具有的共同特征。由此,我们可以明确的是,我们深爱着的祖国涵盖了多层基本内涵,即爱国意味着爱祖国的国土、国民、文化和制度。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的爱国奋斗史。为了国土、国民、文化和制度而奋斗,是每一个华夏儿女孜孜以求的终生事业。

(二)苏区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苏区时期的时代表达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倡导爱祖国的国土、国民、文化和制度,表现在行动中则是为了民族和民众的利益团结一心、勤劳勇敢、开拓创新、奋斗不息。苏区精神作为一种革命精神,深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苏区时期,苏区军民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中英勇不屈、不怕牺牲,为了人民利益、为了保护苏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彰显。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苏区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解救老百姓于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之中。苏区精神中内蕴的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等深刻内涵正是爱国主义的时代体现。

苏区时期,带有浓重独裁色彩的封建军阀对广大民众进行军事掠夺,各地军阀为了筹措军资,在各自地盘上大肆买官卖官,官职成为封建军阀搜刮民财的重要工具。同时,贪得无厌的地主豪绅也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对苏区民众进行残酷压榨和剥削。在封建军阀、帝国主义和地主豪绅的多重压榨下,广大苏区经济发展持续低迷,社会治安日益糟糕,传统工农业濒临破产,民不聊生。

苏区苏维埃政府的相继成立给苏区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曙光。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各级苏维埃政府也相继成立,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它标志着当时中国与南京国民政府相对峙的、代表广大工农兵利益的崭新国家政权机构诞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从其诞生开始,就贯彻着“依靠人民”的群众工作路线,还践行着“为了人民”的群众史观和价值取向,“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成为苏维埃政权之下广大党员干部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初心使命,着力践行“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终目标和历史实践。

在1934年1月召开的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发表题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讲话指出,“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群众利益才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苏区时期,苏区的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土地革命保证了贫苦农民对土地的诉求,通过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确保工人阶级的待遇和权益得到保障,通过粮食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组建耕田队等方式解决苏区民众生产生活中亟待解决的困难,通过开展苏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苏区民众的文化水平,通过成立俱乐部、列宁室等方式丰富苏区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宣传卫生防疫和保健知识、开展苏区体育运动会提高苏区民众的卫生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这一系列切实举措的推行,达到的实际效果就是改善苏区民众的生活现状、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真正用行动践行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爱自己骨肉同胞的深厚爱国主义情感在苏区时期得到充分切实的彰显。因此我们说,苏区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时代表达。

二、苏区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苏区时期的时代表达

(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时代精神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的进步潮流,是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所谓改革,顾名思义就是对原有的不合时宜的制度、技术、思想等制约社会发展的因素进行改造和革新;所谓创新,则是伴随着改革而产生的衍生品,因为对旧有形态或产品的改变必然需要新的形态或产品来替代,于是创新就应运而生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不同的内涵和方式表现出来。但无论在什么时代背景之下,改革都意味着对社会发展障碍的破除和对社会发展活力的激发,创新则意味着推动民族进步和国家兴旺发达。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革故鼎新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也是不同时代背景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精神品格和时代特征。

(二)苏区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苏区时期的时代表达

苏区时期,“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创造“第一等工作”、“为着革命节省每一个铜板”等已经不只是一条宣传标语或口号,而已经成为根植于每一个苏区干部心中的精神追求,这是面临外有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内有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苏区军民精诚团结、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的选择。

苏区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一部分,革命性是其内在本质属性之一。正如约瑟夫·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创造性破坏”理论所认为的,创新的本质就是破旧立新,破除的这个“旧”不仅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破除的“旧”既可能是生产力,也可能是生产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由此推断,科技革命和技术革命是一种创新,推翻旧有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也是一种创新。换言之,战争年代推翻旧有社会制度叫革命,和平年代革新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提升生产技术叫改革。苏区精神的革命性正是这种创新本质的彰显。因此我们说,苏区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时代表达。

苏区时期,苏区所开展的一切斗争都是对传统社会发展障碍的破除,苏维埃政权进行的从经济到政治到文教到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的建设都是激发苏区社会发展活力的引擎。苏区精神中内蕴的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坚定信念、一心为民等深刻内涵既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是对社会发展障碍的破除,更是激发苏区社会发展活力的引擎,苏区在经济、政权、文化、法制、社会、党建、军事等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和建设,使广大苏区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

(本文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苏区精神》)

 

(《人民周刊》2024年第22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22期

上一篇:徐飞在《国家治理》撰文: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